2025年3月20日——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号召,推动肿瘤诊疗规范化与精准化发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作为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单位,以及手术安全与质量控制专委会和肿瘤信息化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联合肿瘤信息化管理专委会委员单位医渡科技有限公司,基于本地化部署的DeepSeek技术基座,接入中国抗癌协会CACA指南,成功研发并落地“AI智能体”,该智能体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HIS、电子病历等院内业务系统结合,让临床医生在院内更快捷高效的使用。该智能体深度融合《中国抗癌协会(CACA)肿瘤诊疗指南》核心知识体系,以肿瘤信息化管理为切入点,构建覆盖全流程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为我国肿瘤防治事业注入创新动能。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住院医生站“CACA指南助手”入口
项目背景:以信息化赋能肿瘤诊疗规范化
中国抗癌协会发布的CACA指南凝聚了国内肿瘤领域顶尖专家的临床经验与循证医学证据,是指导肿瘤诊疗实践的重要标准。然而,如何在临床实践中高效应用指南、实现诊疗同质化,仍是行业痛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依托DeepSeek基座的智能分析能力和医疗大数据技术,打造“AI智能体”,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指南知识无缝嵌入诊疗全流程,助力医生决策、优化患者管理,并推动区域医疗资源协同。
技术亮点:本地化部署+知识融合,筑牢安全与效能双基石
1. 指南智能化:AI智能体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解析CACA指南数千条诊疗建议,构建动态知识图谱,支持实时更新与多维度检索,辅助医生快速定位个性化方案。
2. 数据安全优先:采用本地化部署模式,确保患者数据全程闭环管理,符合《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兼顾技术创新与隐私保护。
3. 动态学习能力:结合真实世界数据与专家反馈,系统可持续优化模型,适应临床实践需求演变。
应用价值:从医院到区域,构建肿瘤防治新生态
临床层面:为医生提供实时指南提醒、证据支持及差异分析,减少诊疗偏差,推动多学科协作。
管理层面:通过标准化数据采集与质控,助力医院科研数据沉淀,并为卫生主管部门提供区域肿瘤发病趋势分析与资源调配依据。
展望:产学研联动,助力健康中国
肿瘤信息化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张小田院长对此成果表示:CACA指南接入“AI智能体”是肿瘤诊疗标准化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肿瘤防治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智能驱动”的新阶段。
肿瘤信息化管理专委会秘书长衡反修主任表示:此次合作是“医工交叉融合”的重要时间,通过AI将权威指南转化为临床可落地的工具,有望缩小区域间诊疗水平差距,让更多患者受益。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手术安全与质量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肿瘤医院院长李子禹教授指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大有可为,无论是临床、还是患者服务,以及科研和药物研发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
“AI智能体”接入CACA指南的落地,不仅是技术工具的升级,更是医疗思维的重塑——以医工交叉为纽带,让工程技术真正服务于医学本质需求。未来专委会将持续支持技术创新,持续推动肿瘤诊疗向更精准、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力求在临床、科研、管理等领域实现全面突破,让更多患者受益于科技进步带来的福祉。
临床医生使用“CACA指南助手”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