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肿瘤科 周丹阳
3月16日晚,我有幸观看了中国抗癌协会CACA前沿播第4期学术直播,主题聚焦“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新选择——节拍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这场汇聚樊代明院士等多位权威专家的学术盛会,展现了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前沿进展,令人深受启发。
此次直播中,王树森教授团队分享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他们提出的节拍卡培他滨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AI)方案用于激素受体(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显著延长了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同时保持良好耐受性,有望为此类患者中CDK4/6抑制剂不耐受者提供治疗新选择。
夏雯教授深入阐释了该研究的理论基础。内分泌治疗虽是HR+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但内分泌耐药问题一直是临床难点。节拍化疗——这种高频率、低剂量、规律给药的治疗模式,凭借其独特优势打开了新局面。与传统化疗不同,节拍化疗能长时间维持低而有效的药物浓度,不增加额外毒性,且通过直接抗肿瘤、抗血管生成、免疫调节等多重机制对肿瘤微环境产生长期影响。
MECCA研究结果令人振奋,洪若熙教授介绍,这是首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节拍化疗与内分泌治疗存在协同效应。数据显示,节拍卡培他滨联合AI治疗组的中位PFS达20.9个月,明显优于单独AI治疗组的11.9个月(HR=0.58,P=0.0001)。客观缓解率方面,联合治疗组达37.3%,也显著高于单独AI组的25.0%。
徐菲教授则从临床实践角度分析了该方案如何平衡疗效与生活质量。目前CDK4/6抑制剂在HR+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中面临不良反应和经济毒性的双重挑战。相比之下,MECCA研究表明节拍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在临床获益上不逊于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且患者耐受性好,依从性高,成为CDK4/6抑制剂毒性或经济不耐受人群的理想选择。
展望未来,王树森教授指出,基于MECCA研究的成果为HR+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提供了新选择,推动了治疗向精准化和个体化方向发展。其团队正在开展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联合内分泌及西达本胺治疗用于CDK4/6抑制剂失败后的二线治疗研究。此外,节拍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在早期乳腺癌新辅助和辅助治疗中也初显成效,与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表观遗传治疗药物等联合应用前景广阔。
樊代明院士等专家对这项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乳腺癌作为异质性肿瘤,其治疗需兼顾动态性和整体性。MECCA研究不仅对乳腺癌,对其他内分泌相关肿瘤的治疗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这场学术交流不仅展示了医学前沿进展,更传递了科学与人文的温度。乳腺癌治疗虽仍面临挑战,但在众多医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生命的希望之光将越发明亮,癌症终将不再是不可战胜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