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敏 | CACA前沿播(第4期)参与研究与见证突破的感悟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张靖敏

  作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树森教授团队的一员,我有幸在3月16日晚上参与了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CACA前沿播(第四期)会议。这次会议不仅是我们团队多年研究成果的一次展示,更是对我们科研工作的肯定和激励。这场聚焦乳腺癌治疗最新成果的会议,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和科研创新的重要性,让我从不同视角重新审视了我们的研究工作,也对临床研究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会议围绕MECCA研究展开,详细介绍了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AI)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成果。看到我们团队多年的努力和心血以这样专业、全面的形式呈现给众多医疗同行,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且不良反应可控,这一突破为乳腺癌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树森教授团队成员分别从研究背景、设计和临床应用角度进行的详细解读,让我回想起研究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在研究设计之初,就深知面临的挑战巨大。传统观念认为化疗与内分泌治疗不能联合使用,而我们却要打破这一禁忌,探索全新的治疗模式。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我们采用了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的三期临床试验设计,严格筛选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分析数据。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成员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和严谨的态度。

  在研究推进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诸多困难。比如,患者入组的困难、不同中心数据收集的一致性问题等,但团队成员始终齐心协力,共同克服了重重障碍。看到会议上专家们对研究成果的高度认可,充分肯定其创新性和临床意义,所有的付出都显得那么值得。同时,专家们提出的未来研究方向,如节拍化疗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与其他治疗模式的联合等,也为我们后续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从临床研究到实践应用的转化,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重点。MECCA研究的成果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特别是在CDK4/6抑制剂不可及或患者无法耐受的情况下,节拍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成为了可行的替代方案。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临床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协作,让这一治疗方案能够尽快惠及更多患者。

  在肿瘤治疗中,不良反应管理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不容忽视。MECCA研究显示,节拍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可控,毒副作用较小,患者耐受性更好。这与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关注是一致的。我们不仅希望通过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命,更希望他们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较好的生活状态。同时,会议中专家们对不良反应管理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注让我意识到,未来的肿瘤治疗不仅仅是依赖于新药的开发,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樊代明理事长的总结发言也让我深受触动。中国学者在国际顶刊上发表的文章日益增多,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国际指南中的推荐意见仍任重道远。作为研究团队的一员,我们不仅要专注于科研工作,还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让中国的研究成果得到更广泛的认可,推动全球肿瘤治疗事业的进步。CACA前沿播(第4期)会议是对我们研究工作的一次全面回顾和升华。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在肿瘤研究领域深耕,不断探索创新,为提高肿瘤治疗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期待看到更多中国研究成果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造福全球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