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靶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蒋雨昌
3月16日晚我有幸观看中国抗癌协会第4期CACA前沿播,此次会议聚焦于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的新策略,围绕“节拍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展开深入探讨,揭示了当前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发展方向。通过整合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及专家观点,本期内容不仅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思路,也引发了我对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更深层次的思考。
关于MECCA“节拍化联合内分泌治疗的研究”颠覆了化疗与内分泌治疗无法联用的认知,证实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为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有效的选择。这一发现尤其适用于无法耐受CDK4/6抑制剂的患者,填补了临床需求空白。此外,关于EORTC 75111-10114研究进一步支持HER2阳性患者采用“双靶向(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联合节拍化疗”的方案,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且安全性可控。这些成果标志着联合治疗模式的突破,为不同分子分型的患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当前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已从“一刀切”转向精准分层。基于SONIA研究,低肿瘤负荷、进展缓慢的患者仍可受益于单药内分泌治疗,而高负荷或快速进展患者则优先推荐“内分泌+CDK4/6抑制剂”的强化方案。MECCA研究提出的“节拍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为CDK4/6抑制剂不耐受或不可及的患者提供了替代路径。
尽管联合治疗展现出广阔前景,但研究道路仍然充满挑战,例如疗效与安全性的平衡,节拍化疗虽降低毒性,但长期生存数据仍需积累;靶向药物联用可能增加经济负担与不良反应风险;现有研究缺乏预测疗效的标志物,如何通过转化研究筛选优势人群是精准治疗的关键。治疗顺序的优化,CDK4/6抑制剂失败后的后线选择尚未形成共识,需更多临床证据支持。
本期内容不仅是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的阶段性总结,更是未来研究方向的指南针。随着表观遗传药物、免疫治疗等新技术的融入,节拍化疗的适用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展。期待更多中国学者牵头的高质量研究,推动治疗策略向更精准、更人性化的方向迈进,最终实现“延长生存”与“提升生活质量”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