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通过腾讯会议平台成功召开“携手同心 轻舞飞扬——乳腺癌淋巴水肿中西整合护理学术交流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防治与护理,吸引了全体委员及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护理骨干近300人线上参与,共探中西医结合护理新理念、新技术,助力患者康复质量提升。
聚焦前沿,共话护理进展
在“乳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水肿的治疗护理进展”专题环节,孙莉主任护师围绕国际最新指南及临床实践展开分享。报告指出,随着精准医学发展,淋巴水肿的早期筛查与风险预测模型的应用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基于循证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如低弹绷带加压、间歇气压治疗等)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专家强调,构建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是未来优化护理路径的重要方向。(孙莉老师分享治疗进展)
中西融合,创新护理实践
“乳腺癌淋巴水肿中西整合护理案例分享”环节中,淋巴水肿治疗师倪婷老师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深入探讨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如中药内服、滚筋灸、穴位按摩等)与西医康复手段的协同效应。研究显示,中西医整合护理在缓解肢体肿胀、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尤其在改善淋巴回流和减轻心理负担方面成效显著。现场还展示了中医特色护理工具的创新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倪婷老师分享中西整合护理案例)
科学锻炼,赋能患者康复
针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功能锻炼”,淋巴水肿治疗师王茜老师系统讲解了阶梯式康复训练方案,涵盖术后早期轻柔关节活动、渐进式抗阻训练及个性化运动处方制定。通过视频演示,专家详细指导了规范化肢体功能锻炼方法,并强调患者教育及家庭自我管理的重要性。(王茜老师分享上肢功能锻炼)
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段培蓓教授在总结中高度评价了参会者的学术热情与实践洞见,她指出乳腺癌淋巴水肿的防治需要打破学科壁垒,深化中西医护理技术的融合创新。她呼吁全体委员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推动循证护理向标准化、智能化迈进,同时加强基层护理人员培训,让优质护理资源惠及更广泛人群。
此次活动为乳腺癌淋巴水肿护理领域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展现了肿瘤整合护理的多元价值,为进一步提升专科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长期生存体验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