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洁 | 从“保生存”到“优生存”,第3期“CACA前沿播”观后感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 何丹洁

  2025年2月20日,中国医学界迎来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马骏教授团队与孙颖教授、唐玲珑教授共同在国际肿瘤学顶级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成果。而这项研究则开创了该杂志历史上首次发表临床试验研究论著的先河。巧合的是,2025年3月3日刚好对应上了第3期,CA杂志与“CACA”又有重合之处,仿佛这项成果在命运的安排下与“CACA前沿播”的各位领域内顶尖专家相遇了。在“内行看门道”的精彩纷呈解读中,让我对“鼻咽癌”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这篇题为"鼻咽癌诱导化疗后缩小体积放疗对比传统放疗"的研究论文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临床医师癌症杂志》自创刊以来主要发表癌症流行病学报告和综述性文章,直到近一年前才开始考虑接收临床研究论文。经过严格筛选,杂志社最终选定了这项中国科学家的研究作为其首篇原创临床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对这项工作的高度认可。

  这项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的成果令人振奋:研究证实,仅对化疗后残余的肿瘤范围进行放射治疗,不仅没有增加癌症复发风险,还显著降低了治疗的毒副反应,大幅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一发现标志着我国鼻咽癌治疗理念实现了从单纯"保障生存"到"提升生存质量"的跨越式突破。

  该研究的重要性在国际舞台上也得到了充分肯定。2024年10月,在美国放射肿瘤学会年会上,这项研究从全球70个投稿的最新突破性进展(Late Breaking Abstract,LBA)中脱颖而出,成为仅有的7项入选口头汇报的研究之一。研究成果震动了全球医学界,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一成果有望被国内外临床指南采纳,进而指导全球范围内的临床实践。

  全球鼻咽癌病例中,中国占比高达47%,面对这一严峻挑战,作为华南肿瘤防治"国家队"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团队二十年如一日地深耕鼻咽癌研究,凭借以人为本的悲悯之心,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去攻克该难题。敢于质疑美国的权威,开放的思想交流,回顾性严谨分析每位患者的治疗成败经验,不想让每一位鼻咽癌患者治疗中的痛苦以及治愈后的欣喜被浪费,不断试错后的心态和方案调整,前瞻性临床试验合作的高标准和普适性,最后又将研究结果回馈给广大患者。从最开始美国的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40%-50%,到如今中国的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80%,从国外的模仿跟随者,反超后最终成为全世界的引领者。马骏院士团队始终脚踏实地、不断创新,永远不满足于现有成就,只为了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鼻咽癌治疗从"确保生存"迈向"优质生存"的新时代。

  我很幸运能够作为团队成员之一,与大家一同在“鼻咽癌”的“惊涛骇浪”中乘风破浪!在马老师、孙老师、唐老师以及各位师兄师姐的带领下,为鼻咽癌患者尽上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让他们在治疗过程中少些伤痛,多些笑容!让他们有更多机会看到他们今后人生的各个阶段,更体面有尊严地去战胜名为“鼻咽癌”的这个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