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娜 | “CACA前沿播”第三期聚焦鼻咽癌精准放疗突破,彰显中国研究国际引领力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鼻咽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赵丽娜

  3月3日晚7:00,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CACA前沿播(第3期)在线上举行。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委会主委马骏院士率领主创团分享最新研究成果—鼻咽癌诱导化疗后缩小体积放疗的研究。这是CA杂志发表的首篇临床研究文章,马骏院士一直从事鼻咽癌的研究,是世界鼻咽癌研究的领军人物,这项研究是马骏院士团队又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此次研究的成功,再次彰显了中国在鼻咽癌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同时也为中国抗癌协会在肿瘤整合防治领域的持续探索和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

  孙颖教授和唐玲珑教授代表团队汇报了这项全国多中心RCT研究,该研究聚焦于鼻咽癌诱导化疗后的放射治疗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诱导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的患者进行精准放疗,不仅有效保证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还显著降低了鼻咽癌放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如口干、吞咽困难等,从而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这一研究成果为鼻咽癌的个体化放疗提供了重要的循证依据,标志着鼻咽癌治疗策略的进一步优化。该研究充分体现了放疗与化疗的整合治疗理念,与中国抗癌协会提出的“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肿瘤整合防治策略高度契合。通过多学科协作和整合医学思想,研究团队不仅关注肿瘤的局部控制,还注重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真正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目标。这一成果不仅推动了鼻咽癌治疗领域的进步,也为其他肿瘤的整合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CACA前沿播”不但有研究的分享,也有业内大咖专家的精彩点评。专家的点评也使我获益匪浅,让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分析和解读研究。比如Anne Lee教授认为:诱导化疗后,如果淋巴结转移有包膜外侵等高危因素,依据诱导化疗后的淋巴结勾画靶区要非常谨慎,也为未来如何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指明了方向。

  马骏院士提出的鼻咽癌未来发展方向,体现了整合医学思想在肿瘤研究中的引领作用。通过早期筛查、AI赋能、先进放疗技术、个体化综合治疗、康复治疗等多维度的探索,有望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诊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樊代明理事长在大会总结发言中强调了“CACA前沿播”的核心目标和使命:亮明主要观点,去除片面的观点,展示中国学者自己的成果,让世界听见中国肿瘤学界的声音。樊理事长对本次活动的评价以及对未来鼻咽癌研究的建议,体现了其对中国肿瘤学发展的深刻洞察和战略眼光。他提出了肿瘤异质性的问题,放疗更要专注研发新的技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保护好正常组织,值得我们深思和关注。

  本期活动不仅彰显了我国在鼻咽癌治疗领域的全球领导力,更通过“亮观点、破偏见、促融合”的开放平台,推动肿瘤诊疗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作为中国放疗医师,我们为马骏院士团队的卓越成就深感自豪,更期待“CACA前沿播”持续搭建国际学术桥梁,让更多中国原创成果惠及全球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