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怡 | CACA前沿播观后感

广东省胃肠病学研究所 何敏怡

  近期参与中国抗癌协会(CACA)主办的“前沿播”两期线上学术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深刻感受到我国抗癌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医学理念的革新。这两期活动分别聚焦“直肠癌微创手术(taTME)”和“溶瘤病毒治疗晚期癌症”,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在CACA前沿播第二期的会议中,中山六院康亮教授团队领衔的TaLaR研究无疑是最耀眼的那颗星,闪耀于直肠癌治疗领域的浩瀚夜空。这一成果近期发表于《JAMA》发表,用实打实的数据为taTME技术正名。三年无病生存率上,它与传统腹腔镜TME(laTME)不相上下(82.1%vs79.4%,HR=0.86),TaLaR研究这一结果宛如一记有力的重锤,击碎了欧美研究曾对taTME安全性的不实疑虑,为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铺就了坚实道路。与会专家们的点评中肯且深刻,一致认为这项研究是中国外科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让全球同行得以重新审视中国力量;同时,它也宛如一座精准导航的灯塔,为直肠癌手术方式的抉择提供了无可辩驳的循证依据,指引着临床医生为患者制定更优方案。

  深入聆听各临床中心分享实践taTME的经验,仿若开启一场奇妙的医学发现之旅。手术台上,它恰似一位身怀绝技的“微创大师”,既能巧妙地减少术中出血,让术野始终保持清晰,又能精细入微地分离盆底结构,如同在毫厘之间雕琢艺术品,最大程度降低术后神经损伤风险。TaLaR研究给出的术后数据更是令人欣喜: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仅3.2%,远低于传统术式,保肛率还大幅跃升。这意味着患者术后能更快回归正常生活,重拾生活的乐趣与尊严。这一切让我们深深领悟到,现代微创手术的追求,早已跨越简单的“治病救命”,升华至全方位关怀患者的“生活质量”,将精准医术与人文关怀完美融合,书写新时代外科传奇。

  回顾CACA前沿播第一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广西医科大学靶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出了用于治疗晚期癌症的新型溶瘤病毒NDV-GT,研究团队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超急性排斥反应,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准靶向打击。在临床前阶段,经过基因编辑的肝癌食蟹猴在接受NDV-GT静脉注射后,平均生存期显著延长。而在随后的临床试验中,多名晚期耐药癌症患者中有90%的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且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凭借这些突出成果,该研究迅速在国际科学界获得广泛关注,成功登上《Cell》杂志,还得到了《Nature》的长篇专题报道,为我国肿瘤生物治疗领域赢得了极高声誉,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大步。

  两期前沿播恰似并蒂双莲,各绽芳华又一脉相承,合力推动医学巨轮滚滚向前。从微观生物靶向打击到宏观外科精准微创,背后皆是多学科携手奋进的磅礴力量。溶瘤病毒研发汇聚基因学、免疫学、肿瘤学等智慧之光;taTME手术更是外科、影像、麻醉等多领域默契配合的结晶。它们还拥有共同的灵魂——以患者为中心,在追求卓越疗效的同时,悉心呵护患者身心,力求将医源性痛苦降至最低。

  CACA前沿播宛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我们在医学科研征途上的前行之路。它搭建起高端交流平台,让前沿智慧在此汇聚碰撞,催生创新火花;助力我国抗癌事业从本土萌芽到国际开花,实现华丽蜕变。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展望未来,希望多平台多重点实验室携手共进,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医学进步,深化国际合作,推动高质量医学成果的全球推广。让创新成为抗癌事业的核心动力,让科技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也期盼CACA前沿播持续闪耀,为未知的医学探索持续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