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鑫 | CACA前沿播会议感想

广东省胃肠病学研究所 杨鑫

  2025年2月26日,中国抗癌协会(CACA)前沿播第二期学术活动以线上形式成功举办。本次会议聚焦"经肛腔镜外科的建立与发展"主题展开深度研讨,其中康亮教授团队荣登国际顶级医学期刊《JAMA》的taTME手术研究成果成为全场学术焦点。作为参会医学工作者,此次学术盛宴不仅让我深刻领略到中国外科的创新活力,更清晰勾勒出学科发展的未来图景。

  康亮教授团队研发的taTME技术堪称中国外科领域里程碑式突破。该术式突破传统手术入路限制,通过自然腔道实现肿瘤根治性切除,在男性骨盆狭窄及肥胖患者群体中展现出显著临床优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创新性入路设计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开辟了新维度,标志着微创外科理念向自然腔道治疗(NOTES)领域的重要延伸。在主题报告中,康亮教授系统回顾了taTME技术从动物实验到临床应用历时十年的发展脉络,着重阐释了在IDEAL研究框架下分阶段推进的循证医学路径。研究团队联合国内16家顶尖医疗中心开展的前瞻性RCT研究,以Level Ⅰ证据证实了该术式的远期肿瘤学疗效,为技术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循证基础。

  在专家研讨环节,学界各位专家教授对taTME的临床价值达成高度共识。汪建平教授高度评价该术式"实现了中国学者在肿瘤外科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重要跨越"。王锡山教授则从技术哲学层面强调,taTME并非对现有术式的简单替代,而是通过入路创新实现了直肠癌根治术式的结构性优化,这种"改良式创新"更符合外科技术演进规律。

  针对技术推广体系构建,会议呈现了极具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吴淼教授展示的"保肛先锋队"多中心协作网络,通过"理论培训-动物实验-临床观摩"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已累计培训专科医师3000余人次;其发起的"神州行"技术巡讲覆盖全国28个省份,形成可复制的技术推广范式。许剑民教授特别强调规范培训的重要性,建议参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认证体系,建立"基础理论-模拟操作-动物实验-临床带教"的阶梯式培训体系,并现场演示了团队研发的VR模拟训练系统。

  本次学术盛会充分展现了中国结直肠外科界的创新实力。taTME技术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已跻身世界第一方阵,更启示我们:外科创新需遵循"临床问题导向-循证医学验证-规范体系推广"的科学发展路径。展望未来,期待中国外科界在整合医学理念指引下,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