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桐 | 第二期CACA前沿播JAMA:经肛腔镜外科的建立与发展心得体会

广东湛江海洋医药研究院 叶桐

  在元宵节前夕,第一期的“CACA前沿播 Cell:静脉注射溶瘤病毒治疗难治性癌症”进行了线上直播,其中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出新型病毒NDV-GT,该病毒感染肿瘤细胞后,使肿瘤表面表达异种αGal抗原,从而触发超急性免疫排斥反应,引导免疫系统精准攻击肿瘤细胞的这一创新开辟了对难治性癌症患者进行治疗干预的新途径。而在2025年2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CACA前沿播JAMA:经肛腔镜外科的建立与发展”线上直播会议。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NOSES专委会主委——丁克峰教授主持,樊代明院士、汪建平教授、王锡山教授、许剑民教授、王贵英教授、康亮教授、张宏教授、童卫东教授、吴淼教授等权威专家亲自坐镇。会议围绕“经肛腔镜外科的建立与发展”展开。

  首先,康亮教授介绍了如何创建经肛腔镜外科,介绍了腔镜taTME新技术的创新点——经腔自下而上,路越走越宽。并不断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探索了新技术:机器人经腔技术。最后,总结了经肛腔镜外科十年发展教程,这十年具体做了什么事情,包括想法创新、技术开发、探索应用、评估价值和长期监控。康亮教授演讲完后,由汪建平教授作为点评专家进行讲话,汪建平教授先感谢了樊代明教授所建立的布局,对学术界的意义非凡,其次,感谢同行对这个会议的关注。然后,进入第二个学术交流:手术技术标准包括并发症管理,由张宏教授演讲。张宏教授详细讲述包括扩肛置入手术平台、肿瘤远端荷包缝合、肠壁的全层切开、初始层面寻找、自下而上的TME游离,与腹组会师、标本取出、吻合在内的七个手术技术标准,并讲述了不同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术中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层面错误,而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吻合失败,这给予了我们深刻的思考。随后,王锡山教授就上述演讲进行点评:樊代明教授搭建的平台具有强大意义,并且向这十年的努力表达敬意,并就taTME技术扩展,讲述该技术对外科技术和解剖思维要求极高,表达了对taTME技术的赞美。最后,感谢了康亮教授团队,紧跟国际前沿。接着,由吴淼教授进行培训推广指南建立的讲解,主要包括经肛腔镜培训、建立taTME中国指南等。许剑民教授肯定了taTME技术,认为需要推广和学习,并认为taTME中国指南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给在场的团队一个很好的鞭策作用。最后,由童卫东教授进行技术拓展与科学研究的演讲。主要集中于经肛腔微创手术是如何拓展及相关研究进展,很好地普及了taTME技术,并介绍了机器人在该方面的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有望拓展taTME技术的应用和完善。王贵英教授认为在未来如何能够引领发展,创新依旧不能少。并要将该技术落实到基层医院。人才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加强壮大团队。

  会议尾声,樊代明院士的总结陈词为整场学术盛宴画龙点睛。他肯定了taTME技术,认为该技术是能够真正地惠及人民,但也指出这个技术的局限性,它技术的高难度将许多外科医生拒之门外,直至今天,依旧只有少数人能掌握,并且建议可以建立一个中心,专门做这门技术的手术,有需求的病人可以有目标地转移过去,并认为高难度的手术都可以按照建立中心—输送病人的方式来应对。并认为可以将这个指南列入到CACA指南中,进行一个创新,并提出,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整合治疗统揽下的外科治疗,将来的整合医学应该是沿着这个方向的。未来医学的治疗应该是整合治疗。这也是外科协会所提倡的。

  非常荣幸能通过该平台学习国际顶尖的科学研究成果,让我的知识库容量得到显著扩增,在第一期CACA前沿播溶瘤病毒治疗会议中,我看到了科研团队的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能使得一个团队爆发出巨大的动力和决心,他们不断突破瓶颈和困难,将基础发现推进至临床应用阶段。这种披荆斩棘的科研魄力与多学科协作的团队精神,值得每一个科研人员和医疗工作者学习。这是转化医学研究具象化,而本期的核心技术:taTME技术,也对转化医学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些团队不断地推动医学的进展,背后付出的艰辛亦值得我们敬佩。不仅如此,更让我明白科学研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来不断探索、总结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