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民族医学院 丘金梅
2025年2月9日,怀着崇敬与求知之心,我观看了“CACA前沿播”,内心满是震撼与触动。权威院士云集,陈小兵教授主持,这场学术盛宴汇聚了抗癌领域的智慧光芒。赵永祥教授团队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另辟蹊径,使免疫系统误判肿瘤细胞,这一创新策略宛如在黑暗中点亮的火把,照亮了癌症治疗的新思路。它警醒着我,学术研究不应被常规所困,敢于突破才能开启未知的大门。
临床数据里,基因编辑的肝癌食蟹猴生存期显著延长,晚期耐药癌症患者高达90%的疾病控制率,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患者重燃的生命希望。这让我深刻领悟到,科研不应只追求理论的高深,更要着眼于临床应用,切实为患者减轻痛苦、带来福音。作为博士研究生,我肩负着将研究转化为实际疗效的使命。
基因工程技术的巧妙运用,让肿瘤细胞被免疫系统误判为猪器官,这看似异想天开的策略背后,是科研人员对生命机制的深度洞察与大胆创新。这种创新,源于对每一个癌症患者痛苦的感同身受,源于对生命平等的执着坚守。它启示着我们,在医学的探索中,打破常规思维的枷锁,往往能开辟出柳暗花明的新路径。
钟莉聘教授、石玮教授及吴涛教授的分享,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我对癌症研究的认知。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让我看到了科研的无限可能。在未来的科研之路上,我不能画地为牢,而应积极交流合作,博采众长。
会议中,众多权威院士作为点评嘉宾,其中有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中国临床肿学会理事长于金明院士、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樊嘉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院士及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谭蔚泓院士。他们的见解犹如璀璨星光,照亮抗癌科研的前行之路。这让我明白,在抗癌领域的研究中,前辈们的经验与智慧是无比珍贵的财富,我们青年科研者既要积极汲取养分,又要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
中国科研团队在抗癌领域的卓越成就,让我深感自豪。作为青年科研力量,在医学的漫漫征程中,攻克癌症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赵永祥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是我们逐梦路上的一座坚实里程碑。这让我深刻意识到,每一项伟大的医学突破,都源于科研人员对细节的执着追求,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作为博士研究生,此次观看让我深感自身责任重大。我不仅要专注于理论学习,更要时刻关注临床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同时,要学习科研团队的协作精神,以及面对难题时的坚韧不拔,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为抗癌事业贡献一份青春力量,在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