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精准 泽润生民 | 汇聚肺癌大咖,共话精准治疗!


7月17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医路精准 泽润生民”——肺癌精准化治疗大咖巡讲线上学术会议圆满召开。本次巡讲聚焦“EGFR、ALK、ROS1”三大主题,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聂立功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张翠英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同时邀请国内多位肺癌领域专家进行学术分享和探讨。本场直播共3.11万次观看量。

直播现场


会议集萃

1、开幕式


大会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聂立功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医路精准 泽润生民”——肺癌精准化治疗大咖巡讲将聚焦肺癌经典突变的精准治疗,期待大家借助这一学术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共同交流!

 

大会主席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张翠英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靶向治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手段,本次大会聚焦NSCLC三大经典突变领域重磅研究解读、临床真实案例分享和热点话题探讨,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有所收获!

2、EGFR阳性晚期NSCLC

 

汪进良教授:三代同堂,EGFR-TKI用药策略探讨

汪进良教授在报告中指出,2018 WCLC医生调研显示,延长OS是处方EGFR TKIs的重要标准。如今一代、二代、三代EGFR-TKI正处于三代同堂的局面,如何选择才能延长OS?

达可替尼 vs 一代EGFR-TKI   ARCHER1050研究提示,全体人群中,达可替尼较吉非替尼显著延长PFS,其中中国患者PFS长达18.4个月,且PFS获益转化为OS获益,这种获益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更加明显。此外,达可替尼在Del19和L858R亚组中PFS和OS均有获益。

达可替尼 vs 阿法替尼  分析ARCHER 1050和LUX-Lung 7 研究,同样与一代EGFR TKI对比,达可替尼 IRC中位PFS延长5.5个月,OS延长7.1个月。外显子19缺失和L858R突变亚组,阿法替尼则较一代EGFR TKI的PFS和OS均无显著获益。

可替尼 vs 三代EGFR TKI  达可替尼和三代EGFR TKI的PFS、OS均较一代EGFR TKI显著延长,而达可替尼是至今唯一在亚洲亚组有OS获益的EGFR TKI。

EGFR TKI单药 vs EGFR TKI联合  研究显示,T+C改善PFS和OS,但≥3级AEs发生率增加。A+T目前无OS获益,耐受性问题不可忽视。

 

赵晓华教授:晚期肺腺癌患者病例分享赵晓华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一例 

IV期右肺腺癌患者的病例,该患者为男性,56岁。2018年5月确诊,一线治疗先给予6周期培美曲塞+卡铂治疗,同年8月进展出现骨转移,9月29日基因检测提示EGFR 21外显子错义突变,给予2周期培美曲塞+吉非替尼的维持治疗,并给予双磷酸盐抗骨转移治疗。2019年1月疾病进展进入二线治疗,给予2周期白蛋白紫杉醇+吉非替尼方案治疗,并继续抗骨转移治疗。2019年3月再次进展,三线治疗给予6周期吉西他滨+顺铂+安罗替尼方案。2019年8月行右肺下叶病灶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术。术后给予8周期安罗替尼维持治疗,2020年3月将卡瑞利珠单抗+贝发珠单抗治疗4个周期作为后线治疗,同年5月再次进展,给予达克替尼30mg口服 QD治疗,目前疾病稳定。
大咖谈

 

本环节中,由解放军总医院马俊勋教授担任主席,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李卉教授、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温珍平教授担任嘉宾。基于当前EGFR-TKI三代同堂的局面,三位专家就晚期EGFR敏感突变NSCLC应如何排兵布阵以及管理二代TKI不良反应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3、ALK阳性晚期NSCLC

 

张新红教授:七载耕耘  硕果累累——中国学者探索ALK+非小细胞肺癌慢病化管理

张新红教授在报告中指出,ALK-TKI已成为中国肺癌靶向治疗研究的焦点,随着克唑替尼在中国上市,中国学者相关学术成就不断积累,促进了中国肺癌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慢病化管理进程,并取得了瞩目成就。通过中国学者对克唑替尼不断研究,肯定了其在中国ALK/ROS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首先与化疗相比,克唑替尼显著延长PFS。其次,进展后继续克唑替尼治疗患者同样获益,联合局部治疗疗效更好。此外,克唑替尼对发生脑转移患者显示获益。另外,目前治疗时间也作为评估克唑替尼疗效终点。

总体来看,克唑替尼在亚洲人群中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在中国人群中,ALK+伴其他突变 NSCLC可从克唑替尼中获益,尤其在一线治疗中,克唑替尼具有成本效益。

 

李东明教授: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李东明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一例ALK阳性IVb期右肺下叶腺癌的诊疗经过,患者合并纵膈、右肺门淋巴结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双肺转移、多发骨转移及脑转移。患者同时有原发性高血压病 2级。2016年4月1日进入一线治疗,口服克唑替尼,评效PR。2017年4月出现进展,换用印度版布加替尼。2018年8月再次进展,鉴于NGS提示:脑脊液检测结果及血液二代测序结果均为阴性,遂于同年9月3日始行卡铂+培美曲塞+贝伐珠单抗化疗2周期,11月29日脑部多个病灶SRS放疗。2019年4月再次进展,服用劳拉替尼至今。总体来看,在一线治疗后无进展的寡转移NSCLC患者中,LCT相对于MT/O,延长PFS和OS。而对于肿瘤寡转移患者,立体定向放疗优于传统姑息放疗,PFS翻倍,OS明显延长。

大咖谈

 

本环节中,由解放军总医院刘哲峰教授担任主席,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张宏艳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李晓松教授担任嘉宾。鉴于当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LK阳性晚期NSCLC序贯治疗带来7年长期生存,三位嘉宾就ALK阳性NSCLC全程管理理念,并从持续获益时间、耐药机制、耐药后处理等方角度分享了一代和二代ALK抑制剂临床使用疗效过程中的体验。

4、ROS1阳性晚期NSCLC

 

燕翔教授:靶向精准 ROS1首选

燕翔教授在报告中指出,ROS1阳性是NSCLC的独特亚型,研究显示中国人群ROS1阳性率为2.59%。克唑替尼是目前唯一经NMPA批准用于ROS1阳性NSCLC的靶向药物,PROFILE 1001研究新结果:克唑替尼治疗ROS1阳性NSCLC患者,中位PFS达19.3个月,目前中位OS达51.4个月。

克唑替尼起始治疗中国ROS1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中位PFS达18.4个月,优于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且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可管理。目前,权威指南推荐认为,ROS1应与EGFR、ALK同步检测。

谭炳煦教授:One ROS1,One Life

谭炳煦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一例ROS1阳性Ⅳ期左肺上叶肺腺癌并右肾上腺及颅内多发转移患者的诊疗经过,患者男性,61岁,GPA评分 :1分,ECOG:1分。

2019 CSCO指南推荐:ROS1阳性晚期NSCLC一线首选克唑替尼。全脑放疗:3000cGy/10F+同步克唑替尼靶向治疗:250mg bid。治疗8个月后复查,颅脑转移灶、肺部原发灶及肾上腺转移灶评价为CR。之后该患者回当地,继续克唑替尼靶向治疗,在当地医院定期复查。截至目前疾病稳定。

回顾患者治疗,整体来看,克唑替尼治疗ROS1(+)晚期NSCLC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联合WBRT对脑转移有效,克唑替尼可以通过BBB;随访2年余,没有增加额外的副反应。此外,减量治疗依然有效,且可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

大咖谈

 

本环节中,由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金高娃教授担任主席,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高云阁教授、航天中心医院窦学军教授担任嘉宾。三位专家就ROS1阳性NSCLC相关问题,如ROS1阳性晚期NSCLC治疗理念以及ROS1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检测如何能更加高效可靠等进行了进入的探讨。

5、大会总结

大会主席聂立功教授和张翠英教授对本次大会进行了精彩总结,他们指出本次会议对晚期NSCLC经典突变EGFR、ALK、ROS1三个经典突变的诊疗研究、共识及临床实践病例进行了分享,并就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探讨,相信通过今天的交流和学习,一定对NSCLC的临床诊疗实践有所帮助!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的分享和讨论,期待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