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 贺为婕
2025年2月9日,中国抗癌协会(CACA)前沿播第一期活动成功举办,为肿瘤学领域带来了前沿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此次活动聚焦于一项发表在《Cell》上的突破性研究成果——“静脉注射溶瘤病毒治疗难治性癌症”。研究团队从人体免疫系统对移植猪器官的“超急性排斥反应”中汲取灵感,创新性地提出了“精准+放大+逃避+预测”的治疗概念,巧妙构建了NDV-GT溶瘤病毒,开创性地实现了“以毒攻毒”的治疗策略。这一成果在动物模型和初步临床试验中展现出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为难治性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作为一名肿瘤科青年医生,我深感振奋。于金明院士对创新理念的深刻见解、樊嘉院士从外科视角对溶瘤病毒联合疗法潜力的评析、杨宝峰院士从交叉学科视角指明的技术优化方向,以及谭蔚泓院士对疗法战略价值与学术影响的评价,都为这一成果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溶瘤病毒作为抗肿瘤治疗的新兴手段,标志着继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放射治疗之后的又一历史性突破。我期待这一新的治疗手段能为广大肿瘤患者带去福音。
同时,此次活动也引发了我对临床转化的深入思考。樊代明院士指出,仅在细胞层面的研究并不等同于针对癌细胞的研究,动物实验与人体癌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将研究推进到人体层面的试验是实现肿瘤治疗突破的关键。他进一步强调,未来的肿瘤治疗不能仅依赖体外手段,更要充分发挥人体自然力,挖掘自身抗癌潜能,实现从“对抗治疗”到“平衡治疗”的转变。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临床医生,我们不仅要关注科研成果的前沿性,更要思考如何将其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最后,这次活动让我深刻意识到筛选和传播科学信息的责任。CACA前沿播平台的设立承载着“浇灌新苗”和“去除杂草”的双重使命:一方面,将中国本土的原创研究成果广泛推广至国内外临床应用,打破传统传播方式的局限;另一方面,面对网络信息的繁杂与混乱,平台肩负起筛选和传播科学、可靠信息的责任,净化信息环境,抵制不实抗癌药物宣传和冒用医生名义卖药等误导性行为。这不仅为青年学者提供了成长的舞台,也为公众架起了去伪存真的信息桥梁。作为一名青年医务工作者,我将坚决拥护科研真实性,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为患者提供科学、可靠的治疗建议,助力肿瘤治疗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