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肺凡实力 未来可柒”——2020肺癌精英SHOW圆满落幕,截止发稿前,本次直播观看量为2.51万人次。
2020肺癌精英Show系列活动覆盖全国31个省份,预计将有400位专家参与,组成108支代表队,参与27场MDT展示,我们期待您全程关注。
直播现场
赛事集锦
1、开幕式
本次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主办,特邀四川省肿瘤医院姚文秀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曾铭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宫友陵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蔡晓虹教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贾钰铭教授、云南省肿瘤医院毕清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荣清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七位主席纷纷为大会开幕式致辞,她(他)们表示,肺癌需要全程管理,更需要我们和患者的相互配合,才能使病人生活时间更长、生活质量更好。本次会议将聚焦经典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精准医疗,既有热点研究解读,又有临床一线实践经验分享,期望与会专家同道能借助这一平台,展开深入交流,为制定更好的诊疗策略献言献策。
2、Da咖说
Data Review:EGFR阳性NSCLC——19Del vs 21-L858R
王晓珊教授在报告中指出,EGFR突变的发现开启了NSCLC精准治疗的时代,一/二/三代EGFR TKI均是EGFR突变的治疗选择,但作用机制、药物代谢途径、疗效和不良反应却并不相同。
21-L858R 和19 Del 是EGFR的经典突变类型,两者从本质上有很多区别,如:①激酶区活化机制不同;②21-L858R突变的合并突变比例高;③21-L858R突变可提高肿瘤的浸润能力,可能与肿瘤新生血管相关。根据不同的EGFR突变类型,应选择不同EGFR TKI药物。研究显示, 19 del的预后显著优于21-L858R患者。对于19 del人群的一线治疗选择,研究显示,达可替尼与奥希替尼均较一代显著延长PFS,分别使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5%和57%。对比一、二、三代 EGFR TKI 及A+T在L858R突变人群中的PFS,提示在L858R突变患者中,奥希替尼较一代EGFR-TKI无OS获益,而达可替尼与一代EGFR-TKI相比,OS延长9.3个月,另外A+T的PFS获益未转化为OS获益,且与EGFR-TKI单药相比,≥3级AEs发生率有所增加。
目前来看,T790M突变是一代/二代EGFR TKI治疗进展后常见的耐药机制,且19 del突变经一/二代EGFR-TKI治疗后更容易发生T790M耐药突变,后续序贯三代TKI机会更高,由此推测,2+3模式有期望进一步延长患者的OS。
3、先锋秀
贾钰铭教授:肺癌元素周期表
贾钰铭教授在报告中以“肺癌元素周期表”的形式探讨了肺癌的规律性和治疗可预见性。他在“肺癌元素周期表”中根据患者基因表达的类型将肺癌分成三种,即突变癌(EGFR 19外显子突变、EGFR 21外显子突变及ALK重排)、中间癌(TP53、PD-L1低表达)、免疫癌(PD-1、PD-L1高表达)。
贾教授在报告中认为,即使同为EGFR突变,由于突变的亚型不同,如19 Del、21-L858R、HER2、HER4、T790M等,不同的EGFR-TKI疗效也存在差异。因此,临床中应根据EGFR突变亚型的类型选择相应的TKI药物。
余敏教授:PFS与OS辩证关系
余敏教授在报告中探讨了PFS与OS辩证关系。OS是评价药物疗效最为客观、精准、易于分析的且最可靠的临床试验终点,但是由于要求样本量大,随访时间长,费用高,易受后续治疗药物干扰混淆生等原因,临床试验中常常将客观有效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作为代替终点。2019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的通告认为,OS的临床意义重于PFS,PFS获益能否转化为OS具有不确定性。综合现有数据显示,全瘤种中,临床试验中81%的PFS获益难以在真实世界中转化为OS获益,尤其是在转移性肿瘤中,目前仅1/3的上市肿瘤药物显示有OS获益。在NSCLC领域,大型研究显示NSCLC临床试验中的PFS获益不能转化为OS获益,无论是一线,还是≥二线,无论是ALK TKIs,还是EGFR TKIs。导致PFS获益不能转化为OS获益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包括:PPS延长、交叉治疗、进展后治疗、耐药等因素。
4、患者故事秀
赵明利教授:长风破浪会有时——ALK阳性的晚期NSCLC的治疗
赵明利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一例ALK阳性IV期右下肺腺癌并右肺内、胸膜转移,右肺门淋巴结转移。患者女性,62岁,2018年5月29日首次就诊,确诊后一线给予6个周期PEM+DDP化疗,疗效评价为SD,病灶有缩小。2018年12月27日起口服克唑替尼250mg Bid维持治疗。2019年1月22日因重度肝功损伤,停用靶向治疗,予积极保肝治疗。为降低不良反应,后续根据患者的耐受性予以克唑替尼减量治疗。截至目前,患者继续减量口服克唑替尼250mg qd治疗中。疗效评价PR,PS 1分,PFS达24个月。总结认为基于分子亚型的基本治疗上的个体化治疗能够给患者带来了长期的疾病控制。此外,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额外成本也是临床需要关注面。
唐建宁教授:晚期非鳞NSCLC病例分享
唐建宁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一例ALK阳性ⅣA期右肺下叶腺癌术后患者的诊疗经过。患者,女性,47岁,于2013年9月16日行VATS右肿下叶切除手术,淋巴结清扫术。2013年10月30日开始用克唑替尼250mg Bid口服靶向治疗,定期复查,病情稳定。2019年4月诊于右颈淋巴活检术,查检癌细胞,转移性腺癌,首先考虑肺腺癌转移,患者对克唑替尼和二代ALK仍然敏感。2019年3月18日出现颈部转移淋巴结、双肺转移瘤,病情进展。同年5月1日改用色瑞替尼靶向治疗一个月后结节减小,PFS达66月。2020年6月2日双肺转移瘤增多、增大,病情进展。2020年7月1日予以Bev+AC方案化疗1周期,PFS达13月。
真实世界研究汇总显示,克唑替尼为一线的序贯治疗,ALK阳性NSCLC患者OS长达7年以上。克唑替尼作为一线的序贯治疗让ALK阳性晚期NSCLC成为“慢病”的目标似乎已经不远。
王娴教授:病例讨论
王娴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一例右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女性,50岁,2019年10月至当地医院就诊,初步治疗胸水引流,曲马多、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顺铂胸腔灌注等。2019年12月9日开始每月予“唑来膦酸”抗骨转移。2019年12月25日“克唑替尼250mg bid”靶向治疗至今。经过治疗,目前患者胸闷、气促、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好转,一般情况可,生命征平稳。卡式评分90分,ECOG评分0级。总体而言,在临床诊疗中,肺癌患者日益增多,肺癌患者的诊疗意愿日益强烈,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信息获取便捷,更应重视规范诊疗。
5、大会总结
大会主席姚文秀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她表示在每一位讲者的精心准备下,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让我们通过此次精彩的学术会议受益良多。衷心感谢每一位讲者的参与,感谢每一位观众的收看。也衷心祝愿“肺凡实力 未来可柒——2020肺癌精英SHOW”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