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 秦妮平
整合医学所强调“既要发挥出自科研和教育等领域的象牙塔知识的顺向指导作用,更要面向基层、面向乡村、面向实践,以“三基,三严“为基本功,以多中心为前沿阵地,由此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条反向求索道路,在现有基础上尽力提升整合医学的临床技能和学术水平,从而纠正、反哺和丰富象牙塔上的科研和教育知识库。”
最近一款名为Rokid Glasses的AR眼镜爆火,该眼镜仅重49克,戴上之后可以同步实现多语种翻译、问答搜索、物体识别、拍照等功能。先AI后AR,AI与AR的深度融合。DeepSeek通过开源大模型与“蒸馏+低价”技术策略,显著降低了AI推理成本,使其能在AR眼镜等设备上高效运行,实现实时交互与智能服务。可以想象到的场景,未来在医疗领域,这种智能AR眼镜可以辅助医生完成诊疗、远程会诊、手术辅助等场景。例如,医生可以通过AR眼镜查看患者的实时生命体征,AI提供辅助诊断建议,提高医疗效率和准确性。教育工作者重构AR临床教学模型。
从deepseek到Rokid Glasses,以及最近召开的民企座谈会,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由下至上的创新路径启示。
1.开放生态吸纳多元智慧。DeepSeek不仅依赖内部团队,还积极吸收外部实践智慧。DeepSeek设立“草根顾问委员会”,甘肃教师的方言识别建议48小时内直达CTO。例如,一位甘肃中学教师的建议曾启发其模型优化方向。这种“草根参与创新”的机制,打破了传统产学研的边界,将实验室外的实践经验融入技术迭代。
2.技术民主化与开源协作。此外deepseek还通过开源大模型和低门槛开发工具,DeepSeek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同完善技术生态。例如,其开源框架允许中小厂商快速适配硬件,推动AI眼镜产业链的规模化发展。这种“自下而上”的协作模式,加速了技术普及。
传统的创新模式往往是从实验室到市场,固然充分发挥来自科研院所等象牙塔的指导作用很重要,但创新也不仅仅来自于象牙塔。创新通道的重构需打通知识流动的“任督二脉”,技术的生命力源于真实需求与开放生态的结合。唯有打破“象牙塔思维”,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创新通道,才能实现从“单个爆款”到“系统性突破”的跃迁。历史反复证明:当自下而上的创新通道关闭时,再辉煌的文明也会陷入技术停滞的死胡同。而今,中国科技界正站在相似的十字路口,依托上下贯通、虚实共生的整合医学理念,唯有构建“象牙塔知识沉淀+基层智慧反哺”的双向通道,才能避免重蹈封闭体系的覆辙。在这条道路上,每个普通人都可能成为改变技术史坐标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