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锋破难题,病例讨论促前行——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月度病例讨论


“以案促学筑防线,交流互鉴促提升”,为全面促进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护理专委会学术引领作用,在王泠主委的倡议下,专委会《护理有道 “肠”计议》第十二次月度病例讨论会如期而至,本次疑难病例讨论会由辽宁省肿瘤医院承办,全国大肠癌护理专家们相聚云端。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王泠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如期举办的月度病例讨论会饱含了各位护理专家们对专委会工作的支持,对临床护理工作的热爱。强调多学科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医护配合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通过疑难病例讨论,从多角度研讨、交流互动,分享经验,进一步促进护理质量和服务的提升,更好的推动大肠癌护理学科高质量发展。

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肿瘤医院王红梅护士长主持。案例分享环节,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肿瘤医院于淼护士长汇报了《一例基于数据指引的回肠造口高排量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以生动的案例、详实的数据,让护理人员意识到护理在造口高排量患者的治疗中的关键作用。针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难点问题,开展院内多学科护理MDT讨论,针对指导意见给予个性化的专科护理。通过经验

(图片由左至右依次为:王红梅护士长、于淼护士长、姜鹏教授、王慧护士长)

分享,让护理人员在以后的造口患者高排量管理中更加有据有依、有证可循。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预防性肠造口术比例显著上升,造口高排量这一造口并发症,不仅增加患者脱水、电解质紊乱、急性肾损伤等风险,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为此,特别邀请了辽宁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四病区姜鹏教授就《指南与共识——高排量造口相关问题》进行讲解,从术前风险评估、诱因去除、早期有效识别,到干预措施及时应对等,指出临床评估与监测应贯穿造口高排量预防和护理的全过程,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现代护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广泛开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广泛寻找依据,最大限度的提出最佳护理措施。辽宁省肿瘤医院王慧护士长分享了《高排量造口管理》要点,通过优化护理管理来减轻造口高排量患者的痛苦及相关并发症,同时分享了构建多学科营养支持团队在造口高排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讨论环节中,辽宁省肿瘤医院护理团队与线上同仁们就造口高排量的护理要点进行深入探讨,从有效收集高排量造口排液量,到高排量患者各环节的把控,再到患者症状的科学管理,从体表到心理,从在院护理到延续护理,专家们各抒己见,整个讨论环节热烈而精彩,相信思维的碰撞定会助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

线上+线下讨论环节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肿瘤医院护理部李辉教授做会议总结,感谢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护理专委会的全力支持,
《护理有道
“肠”计议》系列护理学术活动在王泠主委的带领下已成功举办十余次,各医院医护专家聚焦学科前沿、新技术、新理念,共同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护理重点、难点,充分体现肿瘤防治,赢在整合。并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祝愿大家长安宁、多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