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抗癌协会近距离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大会 顺利召开

2020年7月11日由河北省抗癌协会及肿瘤防治联合会主办,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瘤科承办的河北省抗癌协会近距离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暨河北省肿瘤防治联合会近距离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及第一次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河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河北省肿瘤防治联合会主席单保恩出席大会并致辞,他希望通过学术大会交流近距离放射治疗最新进展和成果,探讨肿瘤防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讨论相关疑难病例,进一步规范妇科肿瘤近距离放疗的诊疗流程,推进全省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要求专委会要始终突出学术建设,在国内广大同仁的指导支持下,团结务实,积极进取,不断掌握本专业的最新进展,积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推进河北近距离放射治疗的规范快速发展,更好的服务患者健康,继续做出应有的贡献!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此次学术大会采用了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大会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黄曼妮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伟军教授,进行了长达2小时的精彩授课。河北省肿瘤防治联合会近距离放射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抗癌协会近距离放射治疗专委会主委本次大会主席牛书怀教授开场致辞,回顾了近距离放疗的发展历史,指出目前近距离治疗主要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尤其是宫颈癌。在其他肿瘤如前列腺癌、直肠癌、乳腺癌等肿瘤方面应用逐渐增多,我们以后会陆续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定期组织学术交流,规范近距离治疗的流程,把河北省妇科肿瘤放疗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学术大会开始黄曼妮教授就宫颈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进行讲解,首先指出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用于宫颈癌治疗已有百年历史,80%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可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早期宫颈癌术前、术后放疗、复发性宫颈癌姑息性放疗,包括远距离体外放射治疗(EBRT)及近距离治疗(BT)。其次对宫颈癌最新分期、各个分期的治疗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回顾了体外照射由普通放疗发展到目前精确的调强放疗的发展过程,重点就宫颈癌精确放疗的靶区勾画做了全面而详尽的阐述,结合具体病例分析该原则在临床工作的应用情况。叶伟军教授的讲课题目为影像引导自适应近距离后装放疗在妇癌临床应用,细致阐述了三维后装内照射靶区勾画,内照射剂量学分布及个体化插植的意义及优势,并分享了大量的临床病例,印证了图像引导的三维后装放射治疗,是一种个体化的精确的放疗,具有局部肿瘤剂量高,危及器官剂量可控的优点,在宫颈癌、阴道癌、外阴癌及子宫内膜癌等妇科肿瘤放疗中显示了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学术会议最后讨论环节黄曼妮教授和叶伟军教授对大家在线上提出的关于宫颈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疑惑,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大会讨论达到高潮。


最后河北省抗癌协会近距离放射治疗专委会主员、河北省肿瘤防治联合会近距离放射治疗专委会名誉主委、大会主席李魁秀教授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希望我们充分利用这个学术交流平台,不断学习国际国内肿瘤诊治的新知识,做好近距离放疗的质控,使我们近距离治疗规范化、精确化、合理化、个体化,提高我省近距离治疗的水平。希望我们河北近距离放疗人团结一心,开拓进取,为提高我省肿瘤患者的诊治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会议气氛热烈,反响良好,全程线上共计2.3万人次进行了观看,对河北省近距离治疗专业发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进一步提高我省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