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整合子宫内膜癌专委会顺利举办第四季度学术活动

        为了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提升子宫内膜癌专委会各委员的专业素养,专委会以线上直播方式于20241218日成功举办了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子宫内膜癌专业委员会第四季度学术活动。活动由专委会主任委员高宏教授主持,邀请李鹤教授作学术报告,60位专委会成员参与讨论活动。


       高宏主委主持会并发言,指出作为中医药事业工作者,中医药科研创新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它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还能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提升中医药疗效:通过科研创新,可以深入研究中医药的作用机理,优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今天邀请了中西整合子宫内膜癌专委会的李鹤主任分享如何高效的进行中医药科研。


        首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医科科主任李鹤教授作了题为《补益消徵方及活性成分在上皮性卵巢癌相关中性粒细胞介导中的免疫调控机制》的精彩学术报告。李鹤教授指出了卵巢癌的流行病行,在妇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于前列,并且近年来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预后差,在治疗方面,晚期肿瘤患者中广泛存在化疗药物耐药并且免疫治疗并不理想的背景下,以“扶正祛邪”为理论指导,观察补益消徵方的抗肿瘤机制,探索活性成分在上皮性卵巢癌相关中性粒细胞介导中的免疫调控机制。结合了生物光子学为中医药复方提供科学配伍理论基础。同时李鹤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卵巢癌免疫治疗窗口期”以及中医药介入的时机。



在讨论环节中,专委会成员们积极讨论,均表示了中医药科研创新的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创新,如何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及国际化以及创新研究的主要方向等内容,李鹤教授为大家做了很好的示范,值得大家深思探讨。

最后,专委会主任委员高宏教授对本次学术活动进行总结,今天的学术活动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为我们临床工作者如何进行科研选题、设计及寻找创新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未来工作中专委会主要围绕中医药科研创新等进行工作以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