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UC,也就是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是发生于肾盂或输尿管的恶性肿瘤,因其易复发、恶性程度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提升公众对膀胱癌的认知,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抗癌信心,中国抗癌协会指导、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精心策划并推出了患者关爱项目【重生】栏目。本栏目旨在通过权威专家的解读与指导,搭建起一座连接医学知识与普通大众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膀胱癌的真相,学会科学防治,重获健康生活。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认识和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深化和更新。然而,面对这一疾病,许多患者和家属仍然感到迷茫和无助。第十二期【重生——UTUC,肾重选择】,我们非常荣幸能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张海梁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黄吉炜教授做客直播间,与我们一同深入了解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让我们携手并进,在抗癌的道路上不再迷茫,共同迎接生命的“重生”。
专家简介
张海梁教授简介
黄吉炜教授简介
访谈环节
问题一:大家知道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包括肾盂癌和输尿管癌,那么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和肾癌有什么区别?怎样能够察觉到可能患有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并且及时就医呢?这些问题也同样困扰着屏幕前的广大网友。请您结合您的临床经验,为我们介绍一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有哪些常见症状,以及是如何进行诊断的?
张海梁教授:上尿路上皮癌主要发生在肾脏的肾盂和输尿管的上皮,其常见症状包括肉眼血尿(约70%的患者可能出现,也可能为镜下血尿)、腰痛(可能因肿瘤梗阻导致肾积水肾绞痛,表现为持续或阵发的钝痛),以及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体重减轻、食欲减退等。晚期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下肢水肿等症状。然而,这些症状一般不具有特异性,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诊断上尿路上皮癌通常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以检测血尿,以及肾脏B超检查观察肾脏是否有异常占位或积水。若出现相关症状或异常检查结果,应尽早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诊。
问题二:患者一旦确诊为上尿路尿路上皮癌,通常是非常慌乱和紧张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恶性程度高不高?如何尽早地发现,甚至是预防呢?
黄吉炜教授: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其黏膜壁非常薄,导致肿瘤进展较快。尽管存在低级别和高级别的恶性程度差异,但早期发现对于治疗至关重要。无痛性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是常见的早期症状,肾脏积水也是另一个常见的表现。高危因素包括吸烟、化学物质接触(如芳香胺和含苯物质)、慢性肾盂肾炎、结石以及含有马兜铃酸的中成药等。预防上尿路尿路上皮癌需要尽可能减少或避免这些高危因素,如戒烟、减少工业化学物质接触、避免使用含有马兜铃酸的草药、保护泌尿系统健康、多饮水、及时处理结石等。
此外,健康体检也是预防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重要手段,包括超声、增强CT或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尿常规、脱落细胞等尿液筛查。现在还有一些新的无创性检测手段,如尿的甲基化检测和ctDNA等,也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由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具有多中心的特点,且容易复发,因此手术后需要长期随访和密切监测。
问题三:相信观众朋友们也迫切地想要了解,如何治疗,甚至是治愈这个疾病。请从专家的视角为大家介绍一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有哪些常见的治疗手段?
张海梁教授: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部分。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的肾盂输尿管切除(半尿路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这是为了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对于部分低级别、小病灶的尿路上皮癌,可以考虑内镜下的微创手术治疗,但这种手术仅适用于极少数肿瘤非常小的病人。对于不适合做大手术的患者,如高龄、粘连严重的患者,可以采用输尿管部分切除并重建的手术方式,暂时清除肿瘤,后续通过药物治疗控制肿瘤。
药物治疗包括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全身治疗作为辅助性治疗,适用于肿瘤侵犯较深、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局部治疗主要是膀胱化疗灌注治疗,旨在降低膀胱复发的概率。对于疾病较严重的患者,如T3期或更高期的病人,可以采用三明治疗法,即先进行全身药物治疗缩小肿瘤,再进行根治性手术,术后继续全身药物治疗,以最大程度地获得根治效果。
问题四: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治疗当中,手术占据着重要地位。您作为泌尿外科的专家,请您进一步介绍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和适用的情况。
黄吉炜教授: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根据肿瘤的分期、分级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来选择。根治性手术适用于分期较高、恶性因素较多、肿瘤体积较大或已有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切除范围包括一侧肾脏、输尿管和膀胱连接的部分膀胱。这种手术相对彻底,但会导致肾功能下降,因此需要在手术前评估健康侧的肾功能。
对于部分低危患者,保肾手术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保肾手术主要分为腔内治疗和节段性切除。腔内治疗是在输尿管腔内或肾盂腔内进行治疗,包括输尿管镜治疗和经皮肾镜治疗,适用于肿瘤分期较低、低级别、体积小且单发的患者。这种手术能够保留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复发风险相对较高。
节段性切除则是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输尿管段,并重新连接上下输尿管,或者将输尿管连接到膀胱上。这种手术相对腔内治疗更彻底,适用于相对低危的患者,也可以进行淋巴结清扫,适用于更高危的患者。在选择手术方式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谨慎选择。
问题五:切除肾脏对于患友来说是个不小的手术,可能会造成肾功能损失、引起相关术后并发症,导致许多人难以面对。下面这个问题,请您谈谈,有什么方法能够在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同时为患友保留肾脏这一重要器官?
张海梁教授:对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保留肾脏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方面的多种操作,如输尿管镜内肿瘤切除、经皮肾镜肿瘤切除、输尿管节段切除以及输尿管下段切除加输尿管膀胱再植等。这些方法适用于低危患者,即肿瘤分期较低、低级别、体积小且单发的患者。
然而,对于部分高危患者,如肿瘤较大、侵犯较深或多发的情况,传统的保肾手术可能并不适用。此时,可以考虑采用新的治疗方法,如先用药物治疗进行肿瘤控制和缩小,然后再采用腔内治疗等方法清除剩余肿瘤。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得到了验证,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此外,冷冻治疗和放疗等方法也可能用于清除残余肿瘤,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于希望保留肾脏的患者,可以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咨询和评估,了解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同时,参与临床研究也是一个获取最新治疗方法的途径。
问题六:很多患者一旦进展为晚期转移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通常是迷茫无措的。接下来,请您谈谈晚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手段以及治疗获益情况。
黄吉炜教授:晚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抗体偶联药物等。化疗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为主,对于不耐受顺铂的患者,可选择卡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免疫治疗近年来兴起,与化疗联合可取得更好的疗效。靶向治疗主要针对FGFR基因突变,携带该突变的患者使用相应药物可获得显著疗效。抗体偶联药物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如已进医保的维迪西妥单抗,以及针对其他靶点的药物如维恩妥尤单抗和戈沙妥珠单抗等。
除了药物治疗外,放疗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于骨转移或局部进展的情况。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多学科会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采用序贯治疗,即先用一种药物再用另一种药物,或结合手术进行治疗。
通过这些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晚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生存期可以得到延长。在专业的医疗中心,患者的生存期至少可以达到2~3年,并且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生存时间有望进一步延长。支持治疗在患者的整体治疗中也非常重要。
问题七: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更新。近年来,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治疗领域有什么新药出现吗?取得了哪些突破呢?
张海梁教授:近年来,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治疗领域出现了多类新药,取得了显著突破。第一类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PD-1、PD-L1等靶点的药物,如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进口药物和替雷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等国产药物,这些药物对尿路上皮癌有一定疗效,但单药疗效有限。
第二类是抗体偶联药物,其中维恩妥尤单抗(Nectin-4靶点)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使用,相比传统化疗有更好的疗效,包括肿瘤缩小比率、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此外,维迪西妥单抗是以HER2为靶点的中国原研药物,对HER2阳性的尿路上皮癌患者有非常好的整体疗效,单药即可获得60%的客观缓解率,联合免疫治疗则更高。
第三类是靶向药物,主要是以FGFR为靶点的药物,但受益人群有限,需要有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此外,还有留置环等新型制剂正在研发中,有望用于预防膀胱、输尿管和肾盂肿瘤的复发,让更多患者从上尿路上皮癌保肾手术中获益。未来,随着更多临床试验的开展和新药的研究,相信会有更多新药涌现,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问题八:请您结合过往的经验,谈谈这些新的治疗方案给患者带来的获益怎样?以及您的临床实践体会如何?
黄吉炜教授:在获益方面,新的治疗方案如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新辅助治疗可以在手术前使用药物降低肿瘤级别和期别,使得原本需要根治手术的患者可以接受保肾手术,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新辅助治疗还可以清除微小的转移灶,降低术后复发风险。辅助治疗则可以帮助患者杀灭术后残留的微小病灶或转移灶,延长复发时间,改善患者长期生存。
在临床实践体会方面,这些新的治疗方案确实能够为部分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例如,保肾的新辅助治疗使得一些原本无法保肾的患者有机会保留肾脏功能。此外,化疗联合免疫、免疫单药等方案也在辅助治疗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提高了总生存率。
总体而言,新的治疗方案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机会。未来,随着多学科诊疗、基因检测等技术的进步,这些治疗方案有望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问题九:患友如何能够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呢?
张海梁教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评估,根据肿瘤的不同分期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对于早期低危的肿瘤,可以选择保器官的手术并进行严密的随访和复查;而对于非低危或已肌层侵犯的肿瘤,且对侧肾脏功能正常时,应遵循指南推荐的策略进行根治性手术,以确保患者最大程度获益。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可以考虑术前药物治疗后再尝试手术,这也是一种个体化的操作。
此外,在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中,个体化治疗即精准治疗也十分重要。然而,目前除了某些特定的靶点外,还缺乏足够的靶点来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前研究,对患者进行分型,以确定哪些类型的患者适合哪种药物治疗,这将有助于推动精准治疗的发展。
黄吉炜教授:在选择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肿瘤的特征是关键,包括分期、分级、部位以及分子特征等。分期和分级决定了肿瘤的大小和恶性程度,而部位的不同则可能影响治疗策略的选择。分子特征如基因突变、PD-L1检测结果等也是决定治疗的重要因素。此外,患者的肾功能、全身状况、并发症以及个性化需求也是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例如,肾功能的好坏可能影响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而患者的全身状况则决定了其能否耐受特定的治疗方案。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方案也将更加精准和个体化。分子分析和影像学等技术的进步将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指导。同时,新辅助和辅助治疗方案的引入,以及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整合,也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些新的治疗方案和策略正在有序地探索当中,有望在未来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治疗选择。
尾声
在节目的最后,两位教授就患者们对患者提出的“保肾治疗、肾脏部分切除”等热点话题的提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可以扫描文章下方的二维码观看】。
我们坚信,在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迎来生命的“重生”,重获健康与幸福!
----------------------- 温馨提示:-----------------------
如果有尿路上皮癌方面的问题,可以前往两位教授的线下门诊进行咨询。
张海梁教授的专家门诊时间为,浦东院区 周一上午,徐汇院区 周二下午,特需门诊时间为徐汇院区 周四上午。
黄吉炜教授的门诊时间为 仁济西院 周三全天,仁济东院 周四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