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良萍 | 整合之诗,照亮胃肠外科肿瘤患者的希望灯塔——参加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感悟
渝北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郑良萍
作为胃肠外科护士长,能够参加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及整合护理,我深感荣幸且收获颇丰。这次大会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为我开启了一扇了解肿瘤护理前沿动态和实践经验的新大门,让我对胃肠外科肿瘤护理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在大会中,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护理精英汇聚一堂,分享了肿瘤整合护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实践经验以及创新护理模式。从基础护理研究到复杂临床案例的剖析,从多学科协作的护理策略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的深化,每一场讲座和报告都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了肿瘤护理知识的壮丽画卷,在肿瘤护理中,除了传统的症状管理和手术配合之外,更强调“整合”的概念。这包括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康复护理等多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全周期的护理服务。例如,针对胃肠肿瘤患者术后的营养问题,不仅仅是关注肠内营养制剂的给予和胃肠功能的恢复,还需要从患者的心理状态入手,缓解因饮食改变和营养摄入不足带来的焦虑情绪,通过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这种整合思维打破了我们既往相对局限的护理视角,为我们在胃肠外科肿瘤患者的护理中提供了更全面的指导方向。
整合护理理念中反复强调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在整合护理中,患者不仅仅是疾病的载体,更是有情感、有需求的个体。这让我深刻反思在日常胃肠外科护理工作中,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关注患者的内心世界和整体需求,在面对胃肠肿瘤患者时,他们往往面临着手术创伤、化疗副作用、身体形象改变以及对疾病预后的担忧等多重压力。我们作为护理人员,需要更加注重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用同理心去理解他们的痛苦和恐惧,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慰藉。比如,在为造口患者护理时,要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耐心指导他们进行自我护理,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反应,帮助他们克服因身体变化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这种人文关怀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融入到护理每一个环节中的行动,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信心。
通过CCHIO大会这个平台,我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护理同仁。在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我听到了不同医院在胃肠肿瘤护理方面的实践案例和创新做法。有的医院建立了完善的患者教育体系,通过多媒体资料、小组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胃肠肿瘤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理解疾病和治疗过程;有的医院则在延续性护理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对出院患者的远程随访和指导,及时解决患者在家中遇到的护理问题。这些宝贵的经验让我意识到,我们在胃肠外科护理工作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医院的先进做法,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们患者群体的护理模式。同时,与同行们的交流也让我感受到了护理团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的力量。
回到工作岗位后,我会将把此次大会所学的知识和理念积极转化为实际行动。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开展学习分享会,将大会的精华内容传达给每一位同事,让大家共同学习和进步。我们将重新审视和完善胃肠外科肿瘤患者的护理流程,将整合护理理念融入其中,给患者制定全周期、连续性、个性化的整合照护计划,加强各护理环节之间的衔接和协同。我还把学习了西京医院胃肠外科团队的ERAS规范化管理流程在科室晨会上分享,希望能运用到我科肿瘤患者治疗护理中,在DRG模式下减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我科肿瘤患者入院时,更加全面地收集患者的信息,包括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社会支持系统等,为后续的个性化护理计划制定提供依据。同时,加强与医生、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等多学科团队成员的沟通协作,定期开展病例讨论,共同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和护理方案。在护理实践中,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参加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整合护理是一次极具价值的学习经历。它让我在知识、理念和实践经验等方面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为我今后的护理管理工作和临床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将带着这些收获,努力为胃肠外科肿瘤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护理服务,为我院护理的高质量、精细化护理发展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