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新发膀胱癌病例数超过8万例,膀胱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泌尿恶性肿瘤需要引起重视。为了提升公众对膀胱癌的认知,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抗癌信心,中国抗癌协会指导、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精心策划并推出了患者关爱项目【重生】栏目。本栏目旨在通过权威专家的解读与指导,搭建起一座连接医学知识与普通大众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膀胱癌的真相,学会科学防治,重获健康生活。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由于被发现时肿瘤已经侵犯到膀胱肌层,其复发和进展风险较高,甚至会发生转移。如何科学认识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怎样有效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如何保留膀胱 避免切除,相信是所有患友关心的话题。第九期【重生——保膀胱,享新生】,我们有幸邀请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王科教授和烟台毓璜顶医院泌尿外科林春华教授与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膀胱癌。让我们携手并进,在抗癌的道路上不再迷茫,共同迎接生命的“重生”。
专家简介
王科教授简介
林春华教授简介
访谈内容
问题一: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顾名思义是指肿瘤已经侵犯到了膀胱肌层,恶性程度比较高。首先请王教授为我们介绍下,为什么肌层浸润性的膀胱癌首选膀胱根治性手术来进行治疗呢?根治性手术能够治愈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吗?
王科教授:首先,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膀胱癌,肿瘤已经侵犯到膀胱肌层,进展速度较快,转移风险较高,治疗难度也随之增加。
其次,膀胱癌根治切除是目前针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一个标准治疗方式。通过膀胱癌根治手术,可以切除肿瘤和膀胱,最大限度地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手术过程中,会将膀胱及其周围的一些组织器官,如前列腺、部分输尿管、淋巴结等一并切除,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肿瘤的残留。这对于肌层浸润膀胱肿瘤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虽然手术可以大幅度降低复发和扩散的风险,但是否能够治愈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理情况。手术的治愈率和效果取决于多个方面,包括肿瘤的分期和分级、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年龄以及基础疾病等。如果膀胱癌在手术时还局限在膀胱内,那么手术后的生存率和治愈率相对会较高。但如果已经发生转移,甚至是一些看不见的微小转移,那么手术效果可能会受到限制。
因此,对于这些病人,可能需要在术后进行一些辅助治疗,如化疗、免疫治疗或放疗等,以进一步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总的来说,膀胱根治手术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为疾病的治愈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但治愈的可能性取决于多种因素,需要个体化的综合评估和后续的治疗。
问题二:既然膀胱根治性手术如此重要,请林教授介绍膀胱根治性手术怎么操作?除了膀胱全切手术,还有哪些其他的手术治疗方式吗?
林春华教授:膀胱根治性手术是针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方式,膀胱是一个储尿器官,位于盆腔内,是一个腹膜外器官。当膀胱由于肿瘤而无法保留时,需要进行根治性切除,即将膀胱全部拿掉,并同时切除周边的器官,如男性的前列腺及部分尿道,女性的子宫及双附件等。在膀胱根治性手术中,通常会同时切除阑尾,这是因为如果做回肠代膀胱储尿囊的话,阑尾可能会干扰手术操作或造成并发症。
手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开刀手术到腹腔镜手术,再到现在的机器人手术。这些手术方式的核心都是切除肿瘤组织并保留正常组织。除了膀胱根治性手术,还有其他一些手术治疗方式。对于比较表浅的肿瘤,如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以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这种保膀胱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这种手术有适应症限制,只适用于肿瘤不深且处于早期的情况。
总的来说,膀胱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膀胱肌层浸润或多发肿瘤的主要方式,但具体的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位置、大小、分期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手术后还需要进行储尿囊的重建和后续的治疗,以确保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问题三:那如果不幸失去了膀胱这一重要的储尿器官,患友怎么进行正常的排尿行为呢?请王教授为我们介绍膀胱全切术后如何进行尿流改道?您认为哪种方式比较好?
王科教授:尿流改道的主要目的是让患者重新建立排尿的通路。一种为原位膀胱,也就是重新用患者的肠管制作一个膀胱,仍然从原地排尿。这种方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因为它保持了患者的自身形象和好的生活质量。然而,这种手术方式要求相对较高,手术时间长且复杂,需要40多公分的肠管,同时围手术期感染的几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它更适合年轻且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另一种借助输尿管或肠管建立皮肤造口,是通过输尿管或一段肠管建立一个通道,使皮肤表面形成一个排尿口。这种方式包括输尿管造口和回肠代膀胱两种具体形式。其中输尿管造口较简单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然而感染的几率较高。因此,这种方式更适合年龄较大、预期寿命较短、有姑息性膀胱全切需求或已有淋巴结转移等不能耐受更大规模手术的患者。回肠代膀胱是相对安全有效的不可控尿路改造方式。它需要将两侧的输尿管与一段回肠连接起来,然后用回肠建立一个通道。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患者仅需要定期更换造口袋,并需要一定的术后护理知识。尽管如此,由于造口袋可以放在腰带下方并通过衣物遮盖,因此大多数患者可以接受这种方式。目前,回肠代膀胱是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多的手术方式。
问题四:围绕膀胱癌根治性手术的全过程,包括术前和术后,医生通常也需要进行一些治疗,在术前通过治疗来缩小肿瘤、降低病理分期从而提升手术的效果、或者在术后通过治疗手段降低复发的风险。请林教授为我们介绍下常见的膀胱癌围术期治疗方式有哪些?术前治疗会不会耽误手术以及,术后治疗是必须吗?
林春华教授:膀胱癌的根治性手术需要全程管理,围术期治疗至关重要。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前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化疗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它们有助于缩小肿瘤、降低病理分期,从而提高手术效果。术后,除了传统的化疗药物外,还有免疫性灌注化疗(如BCG卡介苗)以及新兴的免疫治疗和靶向化疗等手段,用于降低复发风险,确保手术质量,并提供长期存活的可能性。
关于术前治疗是否会影响手术以及术后治疗是否必须的问题,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但新型药物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术前辅助治疗通常效果较好,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做出及时评估。术后治疗则根据患者的大病理切片结果来决定,如果淋巴结阳性、切缘阳性或存在其他高危因素,术后辅助治疗特别重要;而对于病理结果较乐观的患者,术后化疗可以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实现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
问题五:对于患友来说,膀胱全切不但有手术的创伤,还会失去膀胱这一重要的器官,对患友的生活质量和身心造成严重影响。相信很多患者,都想知道,得了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一定要切除膀胱吗?接下来的问题就请王教授谈谈有什么方法能够在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同时为患友保留住膀胱?
王科教授: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全切是标准治疗方式,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切除膀胱。在特定患者人群中,如肿瘤较局限、数量小、未涉及尿道,或患者整体健康状况不佳、不能耐受大手术,或患者强烈拒绝膀胱全切手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保留膀胱的治疗方案。
保留膀胱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方式(如深层电解、腹腔镜或开放的部分膀胱肿瘤切除),并可能需要联合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以最大限度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免疫治疗近年来在膀胱癌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具有延长患者生存期、耐受性相对较好等优点,但也可能有肾毒性等副作用。靶向治疗则针对癌细胞特定的基因,抑制癌细胞生长和分裂,副作用相对局限,但也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毒副作用。
问题六: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的丰富和更新。患友们对于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有了一定的追求,保膀胱成了热门话题。下面想请林教授为我们介绍下保膀胱方面有哪些新的综合治疗手段和药物治疗。
林春华教授:在保膀胱治疗方面,新的综合治疗手段包括所谓的“三明治”疗法,即最大限度的膀胱肿瘤电切、膀胱化疗(包括灌注化疗和全身化疗)以及术后放疗。对于肿瘤较多的情况,可能还会尝试二次电切。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保膀胱治疗的患者数量有所增加。然而,复发仍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在保膀胱治疗过程中,严密的随访和提前的检查至关重要,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膀胱镜检查,并关注盆腔CT等检查结果,以精准掌握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复发和转移。
问题七:在保膀胱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和家属应该如何与医疗团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以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请王教授来为我们解答。
王科教授:在保膀胱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家属与医疗团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至关重要。患者和家属应主动沟通,及时反馈治疗反应和疑虑,了解治疗方案的优劣,与医疗团队共同参与治疗决策,制定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要形成良好的治疗联盟,医患之间要互信和支持,定期沟通讨论治疗进展,确保信息对称。家属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可以在情感上支持患者,帮助管理治疗毒副作用,安排随访等。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患者和家属与医疗团队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治疗战线联盟,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自信心,更好地战胜疾病。
问题八:保膀胱治疗期间需要进行定期随访和疗效评估,那该如何判断保膀胱治疗的效果呢?想请林教授来为我们介绍下。
林春华教授:在保膀胱治疗期间,由于膀胱肿瘤具有容易复发的特点,因此需要进行定期随访和疗效评估。随访的内容包括尿常规、影像学检查(如B超和CT)以及膀胱镜检查等。如果发现影像学上有占位或新发肿瘤,需要及早干预和诊疗。
评估保膀胱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判断肿瘤是否得到控制,是否出现复发或进展。如果患者在保膀胱期间出现药物不耐受或无效,需要考虑调整化疗方案或加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型药物。在随访过程中,如果发现肿瘤有复发或进展的迹象,需要及早更改治疗方案,包括可能的手术干预或更换药物。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和病情变化做出最精准的选择,可能包括将保膀胱方案更改为膀胱全切或其他药物治疗。最重要的是,通过严密的随访和疗效评估,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保证长期的无瘤存活和战胜肿瘤。同时,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三方积极沟通,共同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问题九:最后,对于正在考虑保膀胱治疗的患者,您有哪些建议和鼓励的话想对他们说?
王科教授:首先,患者需要充分了解保膀胱治疗的利与弊,明白治疗成功需要患者和医生之间的密切合作,定期的随访、持续的评估以及治疗过程中的高度配合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保膀胱的过程中发现膀胱肿瘤进展,通过适当的药物调整仍然不能控制肿瘤的时候,膀胱全切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其次,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科学和医生,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并发症,但是只要患者、家属和医疗人员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治疗效果。最后,希望患者能够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相信医学的进步,积极面对每一天,相信一定能取得好的结果,恢复正常的生活。
林春华教授: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化疗药物的改进、分子结构的优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新型靶向化疗药物的出现,都给膀胱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患者要有信心,坚持下去,因为全世界的膀胱癌研究者和泌尿外科医生都在与你们同在,共同努力做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临床转化以及综合治疗方案的探索。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新型的药物或治疗方案出现,给膀胱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未来。
尾声
在节目的最后,两位教授就患者们对患者提出的“新辅助治疗、ADC药物在膀胱癌的应用”等热点话题的提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
我们坚信,在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迎来生命的“重生”,重获健康与幸福!
----------------------- 温馨提示:-----------------------
如果有膀胱方面的问题,可以前往两位教授的线下门诊进行咨询。
王教授门诊时间为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院区 泌尿外科门诊 每周四上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 泌尿外科门诊 每周一、周二上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 名医堂门诊每周五上午
林教授门诊时间为
毓璜顶医院 院本部 泌尿外科门诊 每周三上午、周日全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