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8日15:00-17:00,中国妇科肿瘤MDT巅峰对话(第二十七场)线上讨论成功召开。本场活动特别邀请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林仲秋教授与陕西省肿瘤医院的王国庆教授担任会议主席,两位教授率领各自医院的妇科肿瘤MDT团队展开巅峰连线。会上,两地专家共同探讨了女性生殖系统肉瘤的这一较为罕见的临床问题,并通过互相MDT的真实病例进行了讨论。
会议回顾
第一篇章
第一篇章由林仲秋教授与王国庆教授共同担任主持,林仲秋教授简短致开场辞后,两位教授分别对各自所带领的专家团队进行了介绍。接着,由林仲秋教授带来了题为“子宫肉瘤诊治进展”的专题分享。
子宫肉瘤诊治进展
林仲秋教授从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子宫腺肉瘤和子宫癌肉瘤四个主要病理类型详细讲解了子宫肉瘤的诊治进展。
* 子宫平滑肌肉瘤
林教授指出子宫平滑肌肉瘤是最常见的子宫肉瘤,多发于围绝经期或绝经后期,未用激素替代治疗的绝经后妇女出现子宫肌瘤增大应引起警惕,且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子宫平滑肌肉瘤的复发率高,预后差。对于子宫平滑肌肉瘤的初始治疗,林教授从三种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了阐述:1.术前或术中诊断;2.全子宫切除后诊断;3.剔除“肌瘤”术后诊断。他特别强调:在术前或术中已诊断的情况下,必须行经腹的全子宫切除术,避免“碎宫”,如果病变累及宫外需行减瘤术。符合早期、绝经前、ER/PR阴性的患者可以考虑保留卵巢,而对于淋巴结的切除,NCCN指南不推荐行切除。辅助治疗方面,林教授指出:I期可以观察或者考虑化疗(2B级证据),II-III期考虑化疗和/或盆腔外照射放疗,IVA期行化疗和/或盆腔外照射放疗,IVB期行化疗+/-姑息性放疗。
*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内膜间质占所有子宫肿瘤的1%,常表现为大块或者单一的肌壁间肿瘤。林教授分别从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三个类型进行了介绍。对于三种病理类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是初始治疗的主要治疗方式。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预后较好,辅助治疗包括观察/去雌激素治疗/放疗,而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辅助治疗应包括观察/化疗/放疗,两者预后均较差。尤其是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虽较为罕见,但预后非常差,生存期<2年。
* 子宫腺肉瘤
子宫腺肉瘤占所有子宫肉瘤的5%-10%,属于低度恶性潜能的混合性肉瘤,由良性的腺上皮和低级别肉瘤紧密混合而成,外观为息肉样肿瘤。林教授指出没有肌层浸润和肉瘤成分过度增生者预后较好,25%患者死于该病,复发的病灶通常仅为间叶成分,5%患者出现远处转移。初始治疗为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预后较好,无需辅助治疗。
* 子宫癌肉瘤
林教授分析指出子宫癌肉瘤中的癌成分2/3为高级别浆液性癌,1/3为子宫内膜样癌(80%为G3),而肉瘤部分中的同源性成分常为未分化的梭形细胞肉瘤,异源性成分为恶性软骨或者骨骼肌组织。早期患者初始治疗为全子宫+双附件+淋巴结+/-大网膜切除术,晚期患者的初始治疗为减瘤术。辅助治疗包括了异环磷酰胺+紫杉醇或紫杉醇+卡铂的化疗,而放疗对控制盆腔局部病变有一定的效果。子宫癌肉瘤的预后差,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30%。
第二篇章
第二篇章由林仲秋教授和赵西侠教授共同主持,两支MDT团队分享并讨论了一例阴道罕见肿瘤病例和一例复发性子宫平滑肌肉瘤病例。
* 阴道罕见肿瘤病例分享与讨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徐国才教授分享了一例阴道罕见肿瘤的MDT病例。患者34岁,外院阴道肿物活检考虑倾向上皮样肉瘤,病理会诊后考虑“肌上皮癌”。活检术后一个月PET-CT提示阴道及宫颈右侧高软组织肿块,符合恶性肿瘤,右下腹肠系膜及盆腔右侧髂血管多发小淋巴结考虑为转移,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多发结节灶,考虑转移。在外院予异环磷酰胺+顺铂和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分别化疗1疗程。治疗过程中,阴道分泌物多,出血,肿物持续增长。后因活动性出血多,无法填塞止血,重度贫血,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行“阴道壁肿物切除术”,术中发现阴道壁深部浸润肿瘤因侵犯较深,无法切除。术后病理提示为肌上皮癌,诊断为阴道肌上皮癌IV期。术后予以脂质体多柔比星+异环磷酰胺静脉化疗1疗程后阴道壁深部浸润范围无缩小,更改为紫杉醇+卡铂+贝伐继续化疗3疗程,阴道肿物仍缓慢生长。化疗结束后在放疗科又进行盆腔外照射治疗及一次阴道后装放疗,拟行阴道肿物局部插植放疗,但因靠近直肠,肠瘘风险大,未能进行。遂再次行阴道肿物切除,并完整切除阴道壁内肿瘤蒂部(R0)。术后病理:阴道肌上皮癌。术后予以白蛋白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2疗程。后经MDT讨论后,病理考虑更正为阴道平滑肌肉瘤。化疗方案更改为吉西他滨+多西紫杉醇化疗2疗程,阴道壁内未扪及肿块,阴道内创面基本愈合,PET-CT肺部结节未增大。
以王国庆教授、李东红教授、赵西侠教授、杨栓雀教授、周敏教授、雷磊教授、张竣教授、王静教授、张吉成教授、郭亚焕教授和潘历波教授为代表的陕西省肿瘤医院妇瘤科MDT团队对该病例展开深入探讨,认为这是临床上一例阴道罕见肿瘤病例,目前该患者的治疗获得了积极的疗效。该病例的诊疗过程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学习的机会。此外,赵西侠教授认为该患者免疫组化提示ER+,PR+,建议可以考虑内分泌治疗,同时局部应克服肠道的影响,尽量加强一下放疗,以减少局部复发的风险。
会议总结
林仲秋教授和王国庆教授对本次大会进行总结。两位教授表示,今天的主题是女性生殖系统肉瘤这一罕见疾病,通过讲课及双方团队的讨论,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对大家今后的临床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也充分体现了在女性生殖系统肉瘤诊治过程中MDT团队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本次活动,双方加深了了解,期待今后能够加强交流,相互学习,给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