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脊髓压迫症

恶性脊髓压迫症

       恶性脊髓压迫症(malignant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MSCC)是由于脊髓受压而出现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通常由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椎管内肿瘤或硬膜外肿瘤压迫导致。MSCC常见于晚期肿瘤患者,95%是源于髓外组织的脊髓转移瘤。成年人中乳腺癌、肺癌和前列腺癌是导致MSCC最常见的肿瘤类型, 对于儿童患者而言, 导致脊髓压迫常见的肿瘤类型为神经母细胞瘤、Ewing肉瘤、肾母细胞瘤、淋巴瘤和软组织骨肉瘤。胸椎和腰椎为MSCC侵犯最多的部位,分别占60%-78%与16%-33%,另外颈椎占4%-15%,超过50%的患者会发生多节段的侵犯。

       当椎管内产生占位性病变时会引起脊髓压迫综合症。占位性病变发生的部位、压迫性质及进展速度均与脊髓受压后的变化有关,随着病情进展,脊髓、脊神经根及相关血管压迫程度逐渐加重,若超过其代偿负荷,会引起脊髓水肿、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当压迫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更严重的损伤,如脊髓半切或横贯性损害及椎管阻塞,患者会出现压迫截面以下的躯体活动、感觉、反射、括约肌功能以及皮肤营养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和劳动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MSCC临床表现主要有,疼痛:腰背痛为MSCC中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局限性背部疼痛,或放射性疼痛,放射部位通常为脊神经根支配范围的单侧或双侧,任何引起神经根受牵拉的情况,如用力或改变体位,均可诱发或加重疼痛;感觉异常:常表现为脊髓压迫平面以下出现麻木、刺痛或其他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包括患侧肢体沉重感或无力感、弛缓性麻痹;括约肌功能障碍:如尿潴留、便秘或大小便失禁。

      对于有疑似脊髓压迫症状的患者均应行脊柱影像学检查。相比于传统X线及CT,MRI目前诊断MSCC准确率可达95%,可以清晰显示椎体骨质、周围软组织及椎旁间隙的结构,为诊断金标准。MSCC好发于出现远处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根据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数据显示,这些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有3~6个月。因此MSCC的处理方式通常为姑息性治疗,以达到缓解疼痛, 尽量保护神经功能, 维持脊柱稳定性,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及早应用糖皮质激素,为首选治疗措施。治疗机理,通过减轻脊髓水肿而阻止神经功能进一步恶化。在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和乳腺癌等少数恶性肿瘤中发挥一定抗肿瘤作用。常用给药方案有两种,高剂量地塞米松 (100 mg负荷剂量, 维持剂量96 mg/d) 和中剂量地塞米松(10 mg负荷剂量, 维持剂量16 mg/d)。多项研究证实,高剂量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对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益处。临床上多选择中剂量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具体使用剂量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来选择,对于失去行走能力等严重运动功能受损患者, 可以考虑给予高剂量给药方案, 而中剂量给药方案通常给予症状轻微的患者。

       常规应用放射治疗。对于大多数病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低负担的治疗方式,特别是对于放射敏感肿瘤患者所出现的MSCC,首选治疗为放射治疗。但是对于放射剂量及分割方式仍存在不同看法,推荐剂量通常为30Gy/10F,对于原发灶控制较好、预计生存期较长的患者可推量至40~50Gy/20~25F。

       手术治疗是唯一能立即解除脊柱压迫及稳定脊柱的治疗方法。对不明组织学诊断,放射抗拒及仅累及1-2椎体,椎体被肿瘤侵犯塌陷不稳定者,优先考虑手术治疗。有一项比较手术减压及单纯放疗的多中心研究结果表明,符合手术适应症的脊髓压迫患者接受手术减压和术后放疗比单纯放疗患者行走能力得到更大恢复,并维持了更长时间。

化疗的应用。像淋巴瘤,生殖细胞肿瘤这类对化疗敏感的肿瘤,能取得很好疗效。

转自:公众号肿瘤代谢营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