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宫颈癌 你知道多少

关于宫颈癌,你知道多少?

       今天为大家科普一些关于宫颈癌的知识,旨在帮助女性朋友了解此类妇科肿瘤,认识与自身及健康相关的“奥秘”。

       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和外阴癌,统称为妇科肿瘤。此外,还包括较为罕见的输卵管癌。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全球每年约有50多万新发病例,30多万人死于该病。宫颈癌形成于子宫颈内壁,即阴道和子宫的交界处。其始于正常细胞发生癌前病变,通常发展较为缓慢。最常见于35-55岁之间的中年女性,约有20%的病例发生在65岁以上的女性中。根据显微镜下的外观进行区分,宫颈癌的两种主要类型包括鳞状细胞癌和腺癌。鳞状细胞癌起源于宫颈转化区化生的鳞状上皮细胞,外观较薄且扁平,而腺癌则起源于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细胞,包括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其中鳞状细胞癌较为常见,约占宫颈癌病例的90%。

1.  发病危险因素

1.1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几乎所有宫颈癌病例都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人乳头瘤病毒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大多数妇女在两年内清除感染,没有并发症。长期感染高危株HPV(16, 18, 31, 33和 35)可导致宫颈发育不良和癌症的发生。感染低风险类型的HPV通常产生良性病变,进展为不典型增生或癌症的机会极小。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感染高危株HPV感染的妇女不会发展为癌症。HPV感染后发生发育不良或癌症的风险部分取决于感染期间的病毒数量和清除感染所需的时间长短。

1.2 宫颈癌家族史

       有子宫颈癌家族史的女性,尤其是母亲或姐妹患有该病的,发生宫颈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两倍。然而目前尚未发现其他癌症家族史(如结直肠癌)与宫颈癌发病风险之间存在相关性。

1.3 性与生殖史

       有子宫颈癌家族史的女性,尤其是母亲或姐妹患有该病的,发生宫颈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两倍。然而目前尚未发现其他癌症家族史(如结直肠癌)与宫颈癌发病风险之间存在相关性。

1.4 吸烟

       目前认为吸烟也是宫颈癌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由于香烟烟雾中的致癌物能够导致DNA突变以及免疫系统的抑制,可能会造成HPV感染的持续存在,甚至进展为病变或侵袭性癌症。研究表明吸烟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风险增加有关,但与腺癌无关。二手烟似乎也会增加宫颈癌的风险,即使是非吸烟者也是如此。

1.5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感染HIV病毒的妇女患宫颈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五倍。HIV感染削弱机体免疫系统,降低抗感染能力。与未感染HIV病毒的妇女相比,感染HIV病毒的妇女具有更高的风险和持续性的多种HPV感染,这些感染与进展为宫颈癌前病变的风险增加有关。


2.  临床症状

       处于不同疾病阶段的宫颈癌患者,临床表现差别较大。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接触性出血、异常阴道流血等症状,随后由于肿瘤体积的增大,压迫和侵犯临近器官组织而出现相应症状。

阴道流血

       早期通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例如在性生活、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或出现血性白带,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量则根据病灶侵犯血管的程度不同。少数患者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症状;老年患者通常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

阴道排液

       患者阴道有异常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晚期患者由于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其他器官组织压迫症状

       晚期宫颈癌由于侵犯临近的器官组织,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压迫症状。如压迫直肠,侵犯膀胱、盆腔神经等,患者会有尿频、尿急、肛门坠胀感、下腹及腿部肿痛等。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能会出现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肾功能损害等。

癌组织除向邻近器官组织扩散外,还可侵入淋巴管形成瘤栓,随淋巴液引流进入局部淋巴结,在淋巴管内扩散,即淋巴转移。血型转移较为少见,晚期可转移至肺,肝脏或骨骼等。病人晚期往往出现消瘦、贫血、发热、全身衰竭、恶病质等临床表现。


3.  体征

       原位癌及微小浸润癌可无明显肉眼病灶,宫颈光滑或仅为柱状上皮异位。随病情发展可出现不同体征。外生型宫颈癌可见息肉状、菜花状赘生物,常伴感染,肿瘤质脆易出血;内生型宫颈癌表现为宫颈肥大、质硬、宫颈管膨大;晚期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或空洞伴恶臭。阴道壁受累时,可见赘生物生长于阴道壁或阴道壁变硬;宫旁组织受累时,双合诊、三合诊检查可扪及宫颈旁组织增厚、结节状、质硬或形成冰冻状盆腔。


4.  诊断

4.1 宫颈/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及HPV检测

       是现阶段发现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初筛手段,特别是对临床体征不明显的早期病变的诊断。取材应在宫颈上皮的移行带处,即新旧鳞柱上皮交界间的区域。目前主要采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法(TCT)。HPV检测可以作为TCT的有效补充,二者联合有利于提高筛查效率。

4.2 组织学检查

       阴道镜或者直视下的宫颈活检病理检查是最终确诊的金标准。对于多次活检仍不能确诊者,需进一步采取较深部组织时,可用切取法。同时应注意对患者进行宫颈管搔刮术。当宫颈表面活检阴性、细胞学涂片检查阳性或临床不能排除宫颈癌时,或发现癌但不能确定有无浸润和浸润深度而临床需要确诊者,可行宫颈锥形切除送病理检查。

4.3 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或者直视下的宫颈活检病理检查是最终确诊的金标准。对于多次活检仍不能确诊者,需进一步采取较深部组织时,可用切取法。同时应注意对患者进行宫颈管搔刮术。当宫颈表面活检阴性、细胞学涂片检查阳性或临床不能排除宫颈癌时,或发现癌但不能确定有无浸润和浸润深度而临床需要确诊者,可行宫颈锥形切除送病理检查。


5.  治疗

专家解读

       宫颈癌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和放疗,化疗广泛应用于与手术、放疗配合的综合治疗和晚期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原则上早期宫颈癌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晚期宫颈癌以放疗为主,化疗为辅。

5.1 手术治疗

       目前仍广泛使用的有Querleu-Morrow(Q-M)型和Piver型子宫切除手术分类系统,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宫颈癌手术。此外,前哨淋巴结(SLN)定位与切除(2a级证据)作为部分I期宫颈癌患者手术时使用,肿瘤直径<2cm的检出率和定位效果最好。

5.2 放疗

       各期宫颈癌都适合放疗,包括各种病理类型,特殊原因不能手术的CINIII也可以选择单纯腔内放疗。但对于年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考虑对卵巢功能的保护,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或卵巢移位后的盆腔放疗。

5.3 化疗

       宫颈癌的化疗以顺铂(DDP)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或单用DDP化疗为主。目前主要适用于:同步放化疗、姑息化疗和新辅助化疗。


6.如何预防宫颈癌

6.1 定期宫颈癌筛查

       定期的宫颈癌筛查能够有效帮助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有效管理与及时治愈宫颈癌前病变。目前筛查项目主要包括:

       (1) 宫颈/阴道细胞学筛查: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巴氏涂片检查和液基细胞学(TCT)检查。

       (2) HPV 检测筛查:取宫颈分泌物检查是否有HPV病毒,特别是高风险HPV亚型感染。

       根据我国目前宫颈癌发病年龄特点,《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推荐起始筛查的年龄为25-30岁。65岁以上女性,若以往10年内连续3次宫颈涂片检查无异常或连续2次HPV检测阴性,无癌前病变史,可以不继续筛查。此外,小于21岁及已经切除了子宫及宫颈的女性,不建议进行筛查。

6.2 接种HPV疫苗

       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所致,接种预防性HPV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持续性HPV感染和HPV相关临床疾病。目前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已获得我国上市批准,三种疫苗在中国大陆的适用年龄和其他适应症各不相同,可根据说明书及专业医务人员建议接种。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已接种HPV疫苗,仍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

6.3 改善生活方式

       应当注意生殖道健康与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减少性伴侣;戒烟;多运动,增强机体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