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育力保护,守护全生命周期
中国抗癌协会2024年生育力保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生育力保护研究新进展学术交流活动(1/2)
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的号召,进一步规范中国生殖保存与生育力保护标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更好推动中国生殖保存与生育力保护工作的持续改进,由中国抗癌协会生育力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抗癌协会2024年生育力保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生育力保护研究新进展学术交流活动”于2024年08月29日-09月01日在深圳隆重举行。
首先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抗癌协会生育力保护专委会常委/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科一病区主任王云飞主任主持,主任委员李长忠教授致欢迎辞,李主委表示欢迎各位领导及各界人士对专委会的支持,我们专委会在自身建设的同时,众多委员在平时的工作授课中将生育力保护的理念不断地推进到各级医疗机构,让我们的生育力保护事业不断的向前进步。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医院纪委书记彭艳致欢迎辞,会上彭书记表示,李长忠主任来到深圳,为深圳地区带来又一全国性的学术团体,院领导班子也大力支持李主任的工作,为专委会提供有力的保障。
中国抗癌协会赵勇秘书长表示国家对生育力的重视,我们协会总会领导对于专委会的组织建设大力支持,组织专委会专家撰写《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生育保护》技术诊疗指南,体现了肿瘤治疗的“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的核心理念,推动CACA指南进基层、进校园等多项活动,将生育力保护的理念扩展到临床的各方面。
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名誉主任/“三名工程”团队带头人魏丽惠教授致辞时表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在人才引进上尤其是引进李长忠教授后整体上升一个台阶,生育力保护专委会平台的建立是统合妇科肿瘤、男性生殖、生殖内分泌等相关科室资源,也是响应国家健康2030发展规划对于生育力保护要求营运而生的平台。
在领导及老专家致辞后,王云飞教授宣读第一批增补委员名单,由中国抗癌协会赵勇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生育力保护专业委员会李长忠主委为增补委员进行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热烈祝贺临沂市人民医院刘天凤主任等11位增补委员。
开幕式结束后,开始名家论坛学术专题讲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讲授了《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保留生育功能的管理策略》,并指出妇科恶性肿瘤在越来越多育龄期女性中确诊,生育保护是育龄期女性患者不可忽视的需求,可根据患者生育意愿、肿瘤类型及分期、年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生育保护策略。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辑部的魏正强教授,他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了《妇产科临床研究方案的设计思路》,妇产科医生不仅仅是临床医生,也是科学工作者,在临床工作的同时,也要进行相关药物器械临床科研课题,临床研究方案是临床课题立项的基础,需要满足科学性及伦理相关要求才是一份完整的方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盛修贵教授进行《妇科肿瘤治疗过程中的生育力保护》的授课,其中总结了妇科肿瘤相关治疗如手术、放疗和化疗对女性生育力的影响,并提出了治疗过程中的生育力保护相关策略。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李长忠教授进行《前哨淋巴结切除的应用》的授课。结合最新的国际指南,提出了前哨淋巴结切除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适用性,并结合手术录像视频进一步讲解了荧光显影技术在前哨淋巴结切除中的应用。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姚吉龙教授进行《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生育力保护新策略》的授课。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是影响女性生育力的常见疾病,姚吉龙教授从生育力现状、定义、常见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生育力保护五个方面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这一疾病做了全面的阐述。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吴瑞芳教授授课《女性生育力保护的现状与进展》,讲述了目前女性生育力保护情况以及影响女性生育力相关的疾病,并介绍了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手术(PUSH)在保护女性生育力方面的应用。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石玉华教授《深度认识PCOS》授课,其结合国内和国际最新指南,深度讲解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杨卓教授进行了《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在妇科的应用》的授课。近些年,腹腔热灌注治疗成为妇科手术后越来越重要的辅助治疗。杨卓教授指出了精准腹腔热灌注治疗在妇科肿瘤(特别是卵巢癌)、腹膜假粘液瘤等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金丽教授《遗传性子宫内膜癌辅助生殖考量》的授课,指出了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遗传疾病,如Lynch综合征和Cowden综合征,并讲解了遗传性子宫内膜癌患者辅助生殖过程中的治疗策略。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李长忠教授结合《2024子宫颈癌筛查和早期精准诊断现状白皮书》,指出了利用宿主六基因甲基化检测新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以及HPV阳性患者分流中的优势。
主持风采
会场风采
妇科肿瘤生育力保护学术专场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陆安伟教授就《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相关问题》进行授课,讲解了NCCN指南中关于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观点,针对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途径、术中病理问题、淋巴结取样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体会。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薛敏教授带来了以《卵巢肿瘤微创手术及卵巢功能保护》为题的精彩讲座,详细讲解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良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对生育的影响和可采取的保护措施。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杨林青教授带来了《机器人腹腔镜腹膜后肿瘤手术》相关内容讲座,其结合临床精彩病例分享了机器人腹腔镜腹膜后肿瘤手术治疗的宝贵经验和心得体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张燕教授分享了《一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合并MDS的治疗思考》,指出MDS可能是PARP抑制剂使用后的延迟不良反应,严密监测和掌握血液学变化趋势十分必要。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张丽琴教授就《宫颈病变治疗中的生育力保护》展开讨论,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有生育需求的女性的宫颈病变诊治,加强医患沟通。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魏蔚霞教授的授课主题是《弥漫性子宫腺肌病保育手术》,着重为大家介绍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创新性的改良术式-PUSH术式,分享了PUSH术式的手术步骤、技巧和注意点。
男性生殖生育力保护学术专场
天津市肿瘤医院廖文峰教授从根治性膀胱全切术面临的临床问题出发,分享了《MIBC保留膀胱策略——天肿经验》,提出多学科联合保留膀胱治疗的临床价值。
江苏省肿瘤医院徐子程教授带来了《泌尿肿瘤与生育力保护策略》的精彩讲座,从癌症本身对精子发生的影响、癌症相关治疗对精子发生的影响、癌症男性患者的生育保护三方面阐述了男性患者生育力保护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主持风采
现场风采
生殖内分泌生育力保护学术专场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带来《子宫瘢痕憩室的防治》的授课,从子宫疤痕憩室的诊断、高危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多维度阐述了子宫瘢痕憩室对再生育的影响。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金平教授解读了《避孕针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从共识的制定背景、避孕针的类型、作用机理、适用人群、有效性与安全性等多个方面入手,提出完善妇女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是国策所向,落实避孕服务,降低育龄期妇女非意愿妊娠,是改善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的重要举措。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石玉华教授就《COS中Gn方案调整》进行讲座,从针对不同卵巢反应人群的Gn剂量选择、剂量调整及种类选择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系统的阐述,为同仁们分享了基于其丰富临床经验及各大权威指南的临床指导及学术要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阮祥燕教授带来《女童与育龄女性卵巢功能与生育力保护:卵巢组织冻存移植》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患病现状、高风险人群和危害等方面强调了生育力保护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卵巢组织冻存移植在生育力保护的优势与标准流程,分享了其研究团队在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方面的重要贡献及其国际领先水平。
南方医科大学赵小阳教授就《生殖细胞发育与再生》进行讲座,从精子细胞发生的分子过程探索男性不育症的分子调控机制,其研究团队率先利用单细胞组学等技术,系统研究了人类和小鼠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分子特征,利用病理样本等揭示不育症的发病机制,揭示DNA甲基化对减数分裂过程具有调控作用。
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李晓教授带来《甲基化用于宫颈病变精准筛查和管理》讲座,从宫颈癌流行病学和筛查难点、甲基化和宫颈病变相关研究、甲基化助力宫颈癌精准筛查和管理三个方向阐述了甲基化检测有潜力作为一种更准确、更高效、更易被患者接受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在未来的大规模筛查和卫生经济学效率方面也有潜力成为重要的一环。
在宫颈癌的治疗方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王云飞教授带来了题为《PD-1单抗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临床研究进展》的精彩分享,提出目前晚期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治疗仍有巨大挑战,而免疫治疗为其带来新的曙光。王教授介绍了免疫治疗在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应用的多项临床研究成果,展现了单抗治疗在晚期宫颈癌中的良好疗效及安全性。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吴晓梅教授带来《子宫肌瘤的生育力保护》授课,就子宫肌瘤与生育力保护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子宫肌瘤对妊娠及不孕的影响,系统阐述了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并介绍了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的生育力保护。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张美佳教授就《化疗患者生育力的在体保护策略》授课,从基础研究层面介绍了化疗患者生育力的在体保护策略,提出原始卵泡储备数量决定了女性生育力,研究化疗药物对原始卵泡损伤的分子机制并进行阻断,是实现生育力在体保护的有效途径。
安徽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陈利春教授带来《2例青春期无性细胞瘤病例分享》内容,并对MOGGT治疗中的生育力保护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思考。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李婷婷教授从生殖专科的角度为大家带来了题为《PGT技术在遗传性肿瘤中的应用》,在辅助生殖中通过PGT技术对遗传性肿瘤风险进行基因阻断,并进行了临床案例分享与未来的应用展望。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广美教授带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生育力保护》授课,介绍了现今生育力保护的现状与困境,并强调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力保护的多项临床策略,分享了许多手术技巧及术后管理要点,让人获益匪浅。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执行主编李伟教授带来了《努力提高医学论文的格局》的主题分享,从现有稿件的案例入手,分享了优秀的个案报道、答辩稿、审稿及综述,从论文的各个部份:摘要、引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以及审稿专家和作者的关心问题等多维度详细介绍了提升医学论文格局的总体思路及策略。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杜辉教授为大家带来了《PDT在宫颈癌前病变的应用》的精彩讲课,对比了目前现有的宫颈病变各种治疗手段,提出了PDT是一种新型的微创、精准肿瘤治疗新选择,介绍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PDT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研究成果,强调PDT非切除性、高选择性、靶向治疗方法对保护器官结构和生育功能具有显著优势,可多次治疗,并可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进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李长忠教授带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长期管理》授课,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特点、手术治疗指征、药物的长期治疗等全面介绍,为临床诊疗带来参考指导。
主持风采
会场风采
撰写:刘德高、朱亭佳
审校:罗捷、王云飞
照片:李庆
终审:李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