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E (利妥昔单抗-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联合来那度胺(R2-ICE)在首次复发/原发性难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I/II期研究

转载自:大医编

背景:一线治疗后复发/难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R/R DLBCL)患者对挽救性免疫化疗的缓解仍不令人满意。来那度胺(Len单药治疗在复发/难治性DLBCL中具有显著的活性。在1b期研究中,第17给予来那度胺(Len联合RICE方案(利妥昔单抗+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被证明是可行的(Feldman T等,BJH2014)。我们进一步进行I / II期研究,以评估对于符合干细胞移植条件的R / R-DLBCL患者,在RICE联用Len(延长至14天)(R2-IC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设计I研究中,采用标准队列3 + 3设计,以确定与RICE联用Len的最大耐受剂量。每天15 mg20 mg 逐步增加剂量14天。常规强制性给予阿司匹林和生长因子预防性支持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通过PET / CT扫描评估疗效;在HDC / SCT之前,获得缓解的患者可再给予另外1-2个周期的R2-ICE疗程。估计R/R DLBCLRCHOP2R-ICE疗程的总体缓解率约为45%研究者假定在复发患者的治疗方案中加入来那度胺可以使总体缓解率提高约20%。在第2阶段采用中期分析的一阶段设计需要45位可评估的患者(单侧α= 0.09,功效90%)。I研究所有类型的B细胞淋巴瘤均符合条件。对于II研究,只有DLBCL患者符合中央病理学审查的标准。其他标准包括:既往接受过一线抗淋巴瘤治疗,距离上一次抗淋巴瘤治疗结束2周,HDCSCT的候选者,足够的器官(Cockcroft-肌酐清除率≥60ml / min,总胆红素≤2 ×ULN)和骨髓(ANC)≥1500/ mm3储备能;血小板计数75,000/ mm3)。允许在注册前1周使用类固醇和/或利妥昔单抗治疗。9例患者在无DLT的情况下未接受1期临床试验,建议在研究的2期阶段(RP2D)中第1 -14天使用20 mg剂量。第二阶段研究通过了临时无效性分析,研究仍在继续进行。相关指标包括Nanostring测定来源细胞Myc / bcl2表达和最小残留疾病。全身PET扫描,包括代谢肿瘤体积。临床试验信息:NCT02628405

点击阅读原文

转自:大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