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大医编
背景:来那度胺是一种免疫调节药物,可以逆转淋巴瘤患者的利妥昔单抗耐药性。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开放标签的多中心2期试验,评估来那度胺和利妥昔单抗(R2)联合GDP(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方案(R2-GDP)在不符合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条件的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 / R DLBCL)病人中的疗效和药物毒性。
方法:纳入先前接受过至少1项免疫化疗方案(包含利妥昔单抗)治疗的R / R DLBCL患者(不符合ASCT条件)。在试验导入期(run-in phase)结束后,诱导期给予来那度胺(LEN)口服10 mg d1-14,利妥昔单抗375 mg / m2 iv d1,顺铂60 mg / m2 iv d1,吉西他滨750 mg / m2 iv d1和d8和地塞米松20 mg d1-3治疗,最多达6个周期。无疾病进展(DP)的患者进入维持期,每28天为一个周期,给予LEN 10 mg或用诱导期最后一次的LEN剂量,d1-21。主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无病生存期(DFS),无事件生存期(EFS),总体生存期(OS),来源细胞安全性和反应性(COO),DLBCL类型(double-triple hit,二次或三次打击)和其他微环境和基因组生物标志物。
结果:2015年4月至2018年9月间共入组79例患者。中位年龄为70岁(范围23-86),其中女性占48.7%。在意向性治疗(ITT)分析中评估了78位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截止到2019年11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ORR为59.0%,完全缓解(CR)率为32.1%,部分缓解(PR)率为26.9%。在原发性难治性人群(n = 33)中,ORR为45.5%,CR为21.2%,PR为24.3%。COO,ORR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在二次打击 R / R DLBCL(n = 16)中,ORR为37.5%,CR为25%。OS中位数为12.0个月(6.9-17.0)。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为血小板减少症(60.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60.2%)和贫血(26.9%)。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为14.1%。最常见的非血液3/4级事件为乏力(19.2%),感染(15.3%)和肾功能不全(6.4%)。4例中毒死亡与R2-GDP方案有关。
结论:来那度胺和利妥昔单抗(R2)联合GDP方案在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是可行和有效的,在原发性难治性DLBCL人群中的结果尤其令人期待。对COO的分析未显示缓解率的差异。免疫生物标志物的结果将在会议上公布。临床试验信息:EudraCT 2014-0016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