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0日,“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诊疗综合能力提升工程”重庆站在丽笙世嘉酒店顺利召开!会议聚焦于领域最新进展,包括争议性问题和探索性研究。大咖云集建言献策、相互分享,共度学术之路。
大会由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晓洲教授担任主持,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姚欣教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陈志文教授致辞。
陈志文教授作开场致辞:他指出“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诊疗综合能力提升工程”的目标是提高整个泌尿界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使治疗更规范化。此次会议集结泌尿肿瘤领域多方力量共享新理念,探索新知识,驱动中国数据,夯实循证依据,聚焦泌尿肿瘤的规范化诊治,对提高临床能力和学术水平大有裨益,助力厚积薄发的中青年医生储备能量。
由山东省肿瘤医院边家盛教授和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晓洲教授共同担任主持嘉宾。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陈旭升教授报告题目为“后入路前列腺癌根治术——从入门到进阶的过程”。他结合自己对53例患者的治疗经验和手术视频做了精彩分享。从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发展历程谈到自己对后入路前列腺癌学习过程及手术体会。分析了不同术式的优势和局限性,合适病例的选择,降低手术操作入门难度的技巧,提升青年医生从入门到提高阶段的信心。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刘冉录教授就2024年前列腺癌领域最新进展解读。主要覆盖四部分内容。
一、根治术后即刻辅助放疗还是挽救性放疗?目前国内外指南尚未达成一致。
二、生化复发问题, PSMA标记是否更好?PSMA作为早期诊断、生化复发、治疗靶点标记物极具优势,如最新证实铜-64标记的PSMA探针在前列腺癌患者中安全且阳性率提高。
三、ARASENS事后分析表明,达罗他胺组合疗法可降低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死亡风险32.5%,让更多患者停在激素敏感期,生存最大化。
四、奥拉帕利联合阿比特龙好,还是阿比特龙单药效果好?主要终点PFS无显著差异。
由北大人民医院李清教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张晋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王亮教授展开讨论。
李清教授:无论行前入路、后入路还是侧入路手术,目标是尽可能保留周围正常的支持结构,尽可能重建被破坏的结构,达到完整切除肿瘤,尽最大程度保留术后的可能,是每种术式共同的追求,熟练是硬道理,临床实际应用任重道远!
张晋教授:后入路对前尿道干扰少,优势明显,但手术难度较大,值得新入门大夫借鉴学习。依据指南推荐,术后发现切缘阳性应习惯尿控后再行辅助性放疗。PSMA未纳入医保,费用较高,但能提前发现病变,对后线方案选择帮助大,达罗他胺对内脏转移优势大,值得临床选择。
王亮教授:后入路最大优势更好保留间隙重要结构,对尿控帮助极大,同时助力对括约肌、性功能的发挥,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对于腹腔脏器干扰,规避术后肠梗阻。达罗他胺现已获批适应症需与多西他赛联合,安全且对有内脏转移的mHSPC效果会更好,延长生存,预后更佳,值得临床放心使用。
由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谷欣权教授和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余志海教授共同担任主持嘉宾。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陈志文教授对2024年ASCO 抗体偶联药物(ADC)在尿路上皮癌(UC)研究进展做了精彩的汇报。维迪西妥单抗在非基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和基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转移性膀胱癌(mUC)研究发现,与化疗相比,治疗缓解率具有可比性,总生存无显著差异,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支持和指导。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李振华教授分享“寡转移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诊疗进展”。他讲解寡转移前列腺癌作为前列腺疾病进展中的特殊阶段,尚缺乏明确的诊治目标,患者异质性高,临床病例不少,治疗迫在眉睫。目前诊断以传统影像为主。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行手术转移灶导向放疗。目前应用广泛,可针对不同病症、不同时期的寡转移疾病,可联合新型内分泌治疗、放射性核素等,覆盖mHSPC和mCRPC。
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三医院支轶教授、唐山市工人医院阎成全教授、衡水市国际和平医院于千教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二院的温思荫教授依次发表观点和见解。
支轶教授:维迪西妥单抗临床可及性高,适应症不断扩大,患者总体疗效、耐受性良好。
阎成全教授:寡转移前列腺癌是泌尿医生关注的特殊群体。寡转移只是临床状态,不仅针对寡转移病灶,还有原发病灶、全身治疗,方案选择是外科大夫很难用一个方法定论的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
于千教授: ADC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UC中。针对高危高分化的膀胱癌、非转移性膀胱癌,卡介苗是写入教科书的首选,但对HER2低表达患者不理想,对HCG灌注效果不佳。联合ADC疗效显著,应用前景光明,如联合PDL-1、替雷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更多选择、更长生存获益,提高生活质量。
温思萌教授:早期指南不推荐局部根治性治疗用于转移性前列腺癌,近期慢慢放开,寡转移手术进入临床试行阶段。
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德林教授担任主持嘉宾。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韩颖教授云端分享“扬帆领航——重塑中国泌尿肿瘤免疫治疗新格局”。开篇顺势而为一览免疫治疗为泌尿系统肿瘤带来的新突破。继而立足当下,介绍特瑞普利为代表的PD-1在中国泌尿上皮癌领域实现的三重突破,基于发表在国际顶刊RENOTORCH研究的可喜数据,证实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阿昔替尼在中国人群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填补了中国人群数据的空白,获批国内独家肾癌领域免疫疗法。最后放眼未来,以特瑞普利为代表的PD-1能够满足中国泌尿系统肿瘤不同分类、不同分期,不同临床场景下更广泛的需求,并一直尝试走出国门,屹立在世界之巅大放光彩。
解放军总医院陈立军教授:详细讲述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在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应用。他介绍ADT是当前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式,但会诱发骨质疏松,骨转移患者可能会因此加重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应慎用ADT激动剂,对骨闪烁现象及高危患者建议选择ADT拮抗剂。镭-223是一种阿尔法粒子靶向全身治疗,是目前唯一有生存获益的精准骨靶向治疗方案。镭-223、恩扎卢胺已被写入指南,成为mCRPC的标准治疗方案。镭-223联合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是趋势,联合多西他赛及放疗是更多选择,值得进一步尝试和探索。
由天津医科大学总院的陈文轩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的杨德勇教授、浙江新华市人民院的金鑫教授、湖北武汉大学人民院的宁金卓教授依次讨论和发言。
陈文轩教授:免疫治疗一直是铂类不耐受或化疗进展的后线治疗选择。帕博利珠单抗联合EV突破瓶颈,取得全面超越铂类化疗的结果,提升至一线治疗地位。国内尚无EV,而国产原创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疗效佳,期待III期临床结果以及指南对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的推荐。
杨德勇教授:免疫治疗及ADC等靶向新进展助力外科医生学术提升,也为下一步个体化治疗、精准治疗的选择。
金鑫教授:靶免联合中的免疫药特瑞普利单抗未被医保获批,患者尚处于试用和自费阶段,期待被指南、医保目录双通道纳入,减轻患者负担。对骨转移患者先用镭-223+恩扎卢胺/比卡鲁胺,后行ADT,可降低骨折或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宁金卓教授:泌尿系肿瘤新发、死亡病例大幅增加,我国患者确诊时多为局部晚期和转移,治疗效果差,致死亡率颇高,其中,发生骨转移的患者生存率也大幅下降。ADT联合免疫对晚期UC患者效果不错。前列腺癌推崇全程综合,包括个体化治疗,ADT是前列腺癌治疗的基石,特别是对骨转移患者,ADT联合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值得选择。
姚欣主席进行大会总结。
泌尿系统肿瘤无论从发病、早诊早治、规范化诊疗都十分重要,其中,患者最关心的预后,中国比西方仍差一些。自习总书记提出“健康中国2030”以后,泌尿肿瘤和乳腺是两个试点。依据学会要求,“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诊疗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将厉行五年,本年度计划20场左右,自5月至今已完成6场会议,从指南、新技术,后入路手术、新进展、诊疗规范多方面逐步适应更多同行需求。在先行先试中,欢迎大家积极建言献策,推动项目更上一层楼。他对各位同道、支持该公益项目的诸多企业表示由衷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