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肿瘤微创治疗大致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1)腔镜下手术:包括胸腔镜、腹腔镜、宫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胆道镜等。采用腔镜技术切除肿瘤已经不是新闻,应用胸腔镜行肺癌切除术、应用腹腔镜行结肠癌切除术、直肠癌切除术、胃癌切除术、卵巢及子宫肿瘤切除,甚至行肝叶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均已有许多报道。手术创伤较传统方法明显减小。

(2)内镜下手术:包括气管镜、胃镜、肠镜等,由原先的纤维镜发展到现在的电子镜,图像更加清晰、稳定。内镜下可完成腔内肿瘤切除、安装腔内支架、镜下注射化疗药、放疗等操作,使原本需外科医生完成的工作,由内科医生亦可完成,而且不需手术,患者痛苦减轻,治疗费用减少,恢复时间缩短,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3)影像引导下手术:如B超、模拟定位机、CT、磁共振(MRI)等引导下,可进行经皮穿刺、不开刀的手术或治疗,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靶向治疗的准确性。                    

(4)传统手术的微创化改革:以往为减少肿瘤术后复发,不断扩大手术切除范围,但是近20年来,人们对扩大切除手术的创伤及效果提出了疑问。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房的手术,其治疗效果可与根治性手术相媲美,这点已得到公认,其美容效果更是根治性手术无法企及的。随着长寿人群的扩大,高龄恶性肿瘤及伴有心肺等重要脏器疾患的患者所占比例逐渐增高,许多患者无法耐受传统外科手术, 也需要我们对传统手术进行微创化改革。微切口手术切除肺癌、肾癌等均取得成功。

(5)新的靶向治疗方法:血管介入治疗、射频治疗、微波治疗、超声聚焦治疗、光动力治疗、冷冻治疗、放射粒子植入、靶向药物治疗、靶向放射治疗等。不同于外科医生实施的直接切除肿瘤的方法,此类技术种类繁多,原理各不相同,但结果都是将肿瘤原位灭活,且多由内科、放射、超声等科室医生实施。这些技术可配合手术切除,亦可在腔镜、内镜或影像学引导下进行治疗,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6)内支架置入术:可分为血管支架和非血管支架两种。对肿瘤浸润或压迫造成的血管狭窄或堵塞,可通过血管内放置支架,疏通血管,改善症状,如上腔静脉阻塞、下腔静脉阻塞等。对气管内、消化道内(如食管、十二指肠、大肠)、胆道或泌尿生殖道内因肿瘤引起的阻塞亦可放置内支架,使管腔通畅,以解除梗阻症状。同时,内支架置入术还可配合热疗、冷冻、放疗、化疗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转自:肿瘤光动力治疗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