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ACA整合甲状腺癌大会甲癌质控分会场于7月6日14:30开始,由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葛明华教授致辞。
葛明华教授致辞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癌症诊治质控办公室负责人杨文静教授针对《国家肿瘤规范化诊疗质控进展与方向》进行专题发言,杨文静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家的政策及背景,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现状。癌症是威胁全球健康的主要公共问题之一,近年来癌症负担在全球呈持续增长态势。我国癌症整体发病率、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治疗费用远高于其它疾病,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我国肿瘤诊疗仍存在诊治水平参差不齐、指南规范执行不到位、诊疗信息共享不足等问题,持续提升肿瘤诊疗质量水平规范肿瘤诊疗行为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的方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具体包括:加强临床专科建设、推进医学技术创新、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总之,三医联动一势在必行。肿瘤质控信息化监测与评价,国家癌症中心肿瘤规范化诊疗信息平台可实现:1平台,3功能(监测,质控、研究);2021年4月,实现CDC死因监测系统与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的对接。肿瘤规范化诊疗质控关口前移,肿瘤规范化诊疗与医保费用合理化管理综合评价项目,中心端: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医院端:肿瘤规范化诊疗与医保费用合理化管理信息系统。肿瘤质控指标纳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4版)。作为临床医生,我们需要做到:1、规范肿瘤诊疗行为;2、规范病历书写,提高病历书写内涵和质量;院外诊疗过程、检查结果、病理结果记录等;3、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医院信息技术部门协助数据上报,打破院内信息孤岛,减轻临床医生的负担。肿瘤单病种质控试点评估,评估执行方: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国家质控专委会/省级肿瘤质控中心/质控中心。构建国家肿瘤信息数据库,肿瘤信息数据库标准化建设:建立以“肿瘤患者”为中心的通用数据集、建立以“疾病”为中心的临床专病数据集。积极鼓励基于数据库开展医学研究、肿瘤规范化诊疗中青年研究基金,并介绍了医学研究申请流程。最后介绍了工作规划,推动完善国家-省-市-县肿瘤质控体系网络体系,全面推进肿瘤单病种质控工作,加强肿瘤诊疗信息化质控网络建设,共同推进肿瘤诊疗质量提升。
杨文静教授专题发言
接着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葛明华教授发言首先介绍了政策及背景,中外癌种发病、死亡、诊疗现状,甲状腺癌的发病现状,甲状腺癌的诊治同质化水平,甲状腺癌诊治质量评估要求。监控主体:甲状腺癌医疗质量控制及管理指标,中国甲状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推广。最后介绍了甲状腺癌质控平台建设,数智管理体系。质控平台建设的目标:提升全国甲状腺癌单病种质控指标,实现同质化,早日与国际一流同步。质控平台助力甲癌手术业务和管理提升。愿景:强化质量控制提升诊疗水平;依托数智赋能提高管理效率。建议:1、积极参与全国甲状腺癌质控管理;2、加快省、地级质控专家体系建设;3、加快数智甲状腺癌诊治质控平台建设。
葛明华教授专题发言
程若川教授首先概括甲状腺癌术后的药物治疗,甲状腺激素替代+TSH抑制治疗、甲状腺激素替代、术后甲旁减的治疗。近30年来,随着各国指南相继出台,TSH抑制治疗日渐规范。最后用临床病例,按照患者的术后诊断、复发风险,做出TSH抑制治疗的方案指定。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DIC术后有效的随访模式? DTC术后随访包括:疾病管理、患者教育、医疗团队建设、平台工具。共同促进术后随访平台、工具与行政监管的建设。
程若川教授专题发言
林岩松教授从疗效和安全两方面评估,疗效包括:治疗目标达标治疗、评估决策循证治疗、增加疗效的辅助手段、疗效评价体系。安全包括:风险利弊权衡、知情同意获得、长期安全性监测。首先,明确是否可采用碘131治疗,只有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可以采用碘131治疗。131I治疗目标--达标治疗的意义,清甲、清灶、辅助。哪些因素影响到DTC预后? 影响复发、死亡风险分层的多重因素整合,病理、术中、基因和影像。把握复发风险治,术后复发风险评估及分层-中高危分层纳入131I治疗前评估决策体系。整合三重风险评估-决策131治疗目标。ATA指南:DTC碘131诊治随访全程管理血清学Tg/TgAb/TSH及影像学USIDxWBS等) ,131I治疗后疗效反应评估体系/再次131治疗前评估体系。质控的痛点及难点疑难晚期患者管理规范,单一科室难以实现对患者的系统性管理,患者辗转跨科挂号耗时长、对医师专业方向不了解、贻误治疗时机。推荐组建多学科团队(MDT),一次就诊多科参与。
林岩松教授专题发言
李超教授介绍质控分中心体系建设,专项工作-理顺工作开展组织架构,通过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发布,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到四川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推进办公室许可设立,逐步建立起主管部门主导、省医疗质控办公室协调、省质控中心牵头指导推进的工作组织架构。甲状腺癌半咽半喉切除手术展示,晚期甲状腺癌局部破溃伴喉瘘,咽瘘手术展。最后展示了相关发明专利的应用,《腋窝入路甲癌根治专家共识及内镜专著》、《图解腔镜甲状腺手术》。
李超教授专题发言
王亚希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介绍:1、甲状腺癌病理诊断能力验证项目背景;2、甲状腺癌病理诊断能力验证方案设计;3、甲状腺癌病理诊断能力验证方案实施。甲状腺癌病理质控的重要性,病理诊断是治疗方案拟定和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甲状腺癌病理质控现状:病理质控13项指标;机构性指标:人员不足;过程性和结构性指标主要是病理技术;诊断质控不足。甲状腺癌病理诊断能力验证计划运行机构。甲状腺癌病理诊断能力验证设计方案,方案包括:计划名称、实施机构、联络地址、计划的性质和目的、工作小组成员、样本的特性或预期的量值范围v样品制备和均匀性、稳定性检验、日程安排、数据处理、结果评价、反馈给参加者的报告等。本方案的2024年顾问专家组成员由国内甲状腺亚专业高水平病理专家组成。2024年甲状腺癌病理诊断能力验证内容:甲状腺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甲状腺癌术后病理诊断组织学分型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完整性,具有良恶性诊断鉴别意义的BRAF免疫组化判读准确性。根据指定值(标准答案)建立评判体系。能力验证通知发放及报名,国家肿瘤质控中心。病理诊断能力验证体系参与单位逐年增长。最后介绍了2024年单病种质控病理诊断能力验证计划,欢迎医院及三方机构积极参加。
王亚希教授专题发言
吴桐教授从患者基本信息及就诊情况、治疗过程及随访过程、治疗总结几个方面介绍患者情况。
吴桐教授专题发言
马文飚教授、王晓武教授、郑颖教授、秦建武教授针对问题进行讨论点评。
专家讨论点评
最后由葛明华教授进行总结致辞。
葛明华教授总结致辞
“2024CACA整合甲状腺癌大会、CACA甲状腺癌指南解读中国行系列巡讲、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顺利闭幕。本次会议大会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感谢同仁对此次会议的全称参与。本次大会从外科、内科、内分泌科和核医学科做了全面的质量控制汇报。对提升国内甲状腺外科的甲状腺癌规范化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对出席大会并作精彩学术报告、讨论分享、点评及主持的各位嘉宾表示衷心感谢! 希望大家更加重视甲状腺癌的质量控制管理,并进一步整理质控专家委员会等相关机构。
大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