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28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整合护理专委会线上学术会议如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整合护理专业委会主办,鼻咽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归纯漪主任团队承办,旨在分享复发性鼻咽癌的最新治疗及手术护理配合等议题,汇集了来自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该领域专家的精彩分享。本次会议通过耳鼻咽喉资讯平台进行线上转播,吸引了3000余人参与学习,专家们的精彩分享为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这些分享和讨论将对鼻咽癌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会议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护理部主任归纯漪主任主持。会议开篇鼻科科薛凯副主任医师分享了《鼻咽癌的外科治疗》,他讲述了手术治疗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介绍了复旦EENT鼻咽癌外科诊疗体系,重点讲解了复发性鼻咽癌的鼻内镜手术治疗及创新的手术处理方式。随后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余洪猛院长针对于鼻咽癌外科治疗进行了总结。近年来,国内在复发性鼻咽癌手术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进展,包括解剖深入研究探索后进行手术方式的创新,比如术中咽后淋巴结的处理、颈内动脉的保护策略等等,刚刚薛凯医生也是毫无保留地详细的分享,让与会者从多个角度深入了解了在鼻咽癌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创新方法和成果。余院长也指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手术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成为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这些技术可以提供更精确的手术操作和更好的手术结果,有望改善复发性鼻咽癌手术的治疗效果。当然除了外科手术,辅助内科综合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也是复发性鼻咽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通过多学科合作提高疗效和生存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我们医者努力的方向。
手术的不断创新,手术难度的不断加大,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和术后护理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等也是至关重要的,随后于畅主管护师护师分享了《内镜下rNPC外科治疗创新体系下的手术护理配合》,内镜下复发性鼻咽癌手术往往涉及到颅底、颈内动脉处理和鼻颅底修复等复杂的操作,手术护理配合的难度高,术中的压力性损伤、低体温等并发症风险随之增高,于畅老师详细介绍了在复发性鼻咽癌手术中,具体的皮肤管理、物品管理以及出血量统计小程序等创新护理,展示了在护理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和挑战,让我们受益匪浅!
会议尾声,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护理部主任归纯漪副主任委员进行总结。她回顾了会议重要议题的要点,指出随着学科创新的发展,护理工作也必须与之相配合,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在护理创新方面紧跟学科组发展的脚步,内容不仅限于护理,还应包含术中、术后特殊状况的处理流程等。最后,受冯惠霞主任委员委托表达对于本次线上学术会议成功举办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期待下一期的活动,与同行深入交流、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