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秉龙 | 樊代明院士:以“整合之势”助力肿瘤防治“加速度”
豪森药业 颜秉龙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健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是一种金钱买不到的幸福。近些年来,我国聚焦重大慢性疾病,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也进一步提高,从最初关注的“治病”到现在的“防病”,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大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在健康中国建设中,肿瘤防治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再加上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因此肿瘤防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22~2023年,一部约3000万字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指南)》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从瘤种篇到诊疗技术篇,这是一部写满“医者温度”的指南,处处彰显着“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情怀。在这背后,是13000余名权威专家的无私奉献与勤劳付出,“病人之病,忧人之忧”,他们勇担大任,各尽所能,各展其长,完美地诠释出“肿瘤防治,赢在整合”这一核心理念。而这支队伍正是在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的带领下,通过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活动,将肿瘤防治的核心知识带去全国各地,助力我国肿瘤防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我们要以创新之光照亮生命之路,开启中国原创肿瘤医学发展新篇章,赋能学科建设、助力临床实践、提高肿瘤防治水平,筑牢民族复兴健康根基”,这是去年樊院士在第100场CACA指南发布暨精读巡讲上提到的。发挥整合医学理念的引领作用,用心、用情做好指南的推广与实施,将患者、大众、医生联结在一起,尽心尽力为我国肿瘤防治行动添砖加瓦,为此,樊院士做出了诸多努力。
一、大医者:医者在心,心正药真
长期以来,樊院士始终秉持着“医者在心,心正药真”的信念,致力于肿瘤防治领域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通过不懈的努力,深入研究肿瘤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为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希望。
除了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工作上的卓越表现,樊院士通过组织公益义诊、公益讲座等活动,深入基层一线,让广大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享受便捷的卫生健康服务。去年8月和今年3月,樊院士带领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先后走进西藏、云南,在当地开展座谈交流、专家义诊、带教查房、教学授课等活动,给予当地居民充分的关怀与关注,让他们感受到人民医生的暖心、诚心与安心。樊院士的奉献精神和学术造诣,将激励我们以更加坚定的态度以及更加高尚的品质,为患者的健康而努力奋斗。
二、大格局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樊院士不仅在国内肿瘤防治领域有着卓越成就,更以其开阔的视野和豁达的胸怀,创立Holistic Integrative Oncology(HIO)英文旗舰期刊,成立中国抗癌协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积极推广CACA英文指南,并与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与国外同道分享和交流肿瘤防治经验,以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通过组织与世界各地的知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樊院士不仅分享国内在肿瘤防治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经验,同时也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使得国际学术交流得以深入,促进了肿瘤防治领域的全球合作与发展。“志大则才大、事业大”,这也启示着我们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拓宽视野,为推动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大智慧者:整合诊治,平康兆民
樊院士深知医学的发展需要整合与创新,因此整合医学理念应运而生,通过将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智慧汇聚于一体,构建起新时代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CACA实践道路,并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因此,在肿瘤防治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整合与创新的理念,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并通过实践不断推动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
四、大益者:集众思,广忠益
樊院士始终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以民族利益为重。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樊院士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为提升学科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做出了不懈努力。他深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协作、共同发展,才能实现医学事业的更大突破。
因此,注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肿瘤防治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民族利益为重是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能力是成为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关键所在。
五、大福音者: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多年来,正是由于坚定的志向和勤奋的精神,樊院士在肿瘤防治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我看来,樊院士可谓是肿瘤患者的福音、肿瘤学科发展的福音、肿瘤药物的福音、肿瘤医院的福音以及肿瘤科室的福音。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推动了肿瘤学科的发展和进步,为肿瘤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肿瘤医院和科室的发展和壮大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