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 | 立足当下,砥砺前行——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感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乐
  非常荣幸我能够入选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3-2025),感谢中国抗癌协会予以的宝贵机会与平台,这既是对我过去工作的阶段性肯定,也是对未来工作的殷切期望。
  作为一名胰腺外科医生,我的主要临床与科研方向为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略有攀升,然而,其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胰腺癌早期即可出现转移,并且,对放、化疗不敏感,复发率高;因其独特的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反应较差。那么,如何通过早期的筛查、规范的手术及有效的辅助治疗提高胰腺癌患者预后?
  我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胰腺癌治疗药物靶点筛选与开发;(2)探讨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提高胰腺癌免疫治疗疗效。在我的博士阶段,我的主要研究方向侧重于筛选能够遏制胰腺癌进展的促癌基因,通过探究其调控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分子机制,评估其是否能够作为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日渐认识到,分子靶点与药物靶点之间仍存在较长的距离。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方兴未艾,其在众多实体肿瘤治疗中显示出极高的潜力,然而,胰腺癌因缺乏功能性T细胞浸润,其对免疫治疗并不敏感。如何通过重塑机体免疫稳态,提高肿瘤对免疫治疗敏感性?过去五年,我们尝试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以提高机体免疫激活状态,增强肿瘤对免疫治疗的敏感性,并进一步阐述了相关机制,相关成果具有一定的临床转化前景。
  在相关研究的背景下,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悦、张志仁及孙备教授的全力支持下,本着“聚焦分子机制,侧重临床转化”的基本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在肠道微生物与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继续深耕,充分理解肠道微生物对于胰腺癌免疫微环境的重塑作用,我希望相关研究成果能够推动基于肠道微生物的相关疗法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目前,微生物疗法方兴未艾,以菌群移植、益生菌或益生元为主的干预手段在抗肿瘤以及纠正肿瘤免疫治疗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我也希望在“青托”的支持下,不仅能够从机制层面,系统揭示肠道微生物与肿瘤治疗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希望实现从基础研究向临床试验的有效转化。
  中国抗癌协会对于“青托”的培养采取精准化、多样化的模式,一方面,依托所在单位托举导师的“传帮带”,从科研支持、职业发展等角度对我们予以大力扶持;另一方面,通过定期组织专家论证会、研讨会等形式,邀请行业顶尖专家对我们的研究课题予以全面的评估与系统的指导。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培养方式,不仅鼓励我们探索全新的科学问题,而且尽全力解决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我坚信在各位领导的全力扶植下,在各位专家、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快速成长,在相关研究领域有所突破,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