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2024年浙江大学大肠癌学术会议护理论坛成功召开

20245月12日,恰逢第113个国际护士节,由大肠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办的大肠癌护理学术会议在杭州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提升就医体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主题,倡导大肠癌肿瘤护理的高质量发展要以整合理念为指导,配合医生做好诊疗的同时,开展护理专科MDT合作,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与整合,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大肠癌患者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个性化、全面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

来自全国10余个省份200多名学员参加。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候任主委丁克峰、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泠为开幕式致辞,副主任委员杨燕主持。                          

丁克峰

王泠

杨燕

主任委员王泠作《大肠癌患者LARS的综合管理及设想》主题报告。报告聚焦大肠癌患者LARS的综合护理管理,强调需要贯穿术前、术中和术后各阶段,着重从饮食、症状、药物、手术治疗及健康教育五方面进行管理。鼓励护理团队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和康复方法,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华护理学会内科护理专业委会主任委员金静芬教授作《肿瘤护理科研热点》的主题汇报。她分析了肿瘤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强调创新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主旋律和根本动力,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在肿瘤护理领域的应用,相信未来的肿瘤护理工作将更加精细、个性化和高效。

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冯向英护士长作《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管理新进展》的主题汇报。强调从门诊、住院、出院、家庭、社区等诊疗各个阶段给予“全程”营养管理;胃肠外科患者的围术期遵循个体化原则进行阶梯营养治疗。

委员华宏妹护士长作《回肠造口高排量患者的护理》的主题汇报。指出回肠造口高排量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水电解质管理、饮食调整、造口及周围皮肤的护理以及心理支持等。通过全面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回肠造口高排量的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会议设置了疑难病例讨论环节,探讨1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术后造口高排量患者的护理。肿瘤专科护士、营养专科护士、造口专科护士等多学科护理人员共同讨论、各抒己见,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患者照护方案。

本次护理论坛为大肠癌领域的护理专家和学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此外,会议还特别强调了多学科合作在结直肠癌诊治中的重要性,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学科的综合护理服务,通过创新大肠癌护理新模式,不断提升大肠癌护理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