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科发展趋势与对策
01
未来5年发展的战略需求
宫颈癌在我国仍然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约11万。近距离放疗是宫颈癌不可替代的治疗方式。目前还有一些放疗单位尚没有近距离放疗设备、不能开展图像引导的近距离放疗,所以,需要加大力度普及近距离放疗技术,加强质量控制。
在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头颈部肿瘤、软组织肉瘤治疗中,近距离放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所以推广近距离放疗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02
未来5年重点发展方向
在临床应用方面,探索优化的剂量分次模式、精准的靶区勾画、个体化的施源器引导模板,提高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
在放射生存学基础研究方面,探索新的增敏方式、肿瘤及正常组织对放疗的反应,提高治疗比。
在放疗设备方面,研发适合我们国人的近距离放疗机器及辅助器具,探索锎中子等新型放射源在近距离放疗中的应用。
03
未来5年发展对策
针对目前存在的热点问题,开展前瞻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例如局部晚期宫颈癌近距离放疗中中危临床靶体积的勾画原则及处方剂量,目前国际尚没有统一认识,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为未来制定相关治疗指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加强医工结合。为了提高近距离放疗的精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医工结合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主编】
曹新平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副主编】
魏丽春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盛修贵 中科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张福泉 北京协和医院
雷 新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孙志华 江苏省肿瘤医院
楼寒梅 浙江省肿瘤医院
程淑霞 河南省肿瘤医院
【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张 莹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疗科
赵红福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疗科
李晓玲 黑龙江北大荒集团总医院
张明川 河南省肿瘤医院
陈 杰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钟 薇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叶奕菁 中山市人民医院
程光惠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郭英华 潍坊市人民医院
王春刚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张云艳 黑龙江省肿瘤医院
程 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