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食管癌专委会第十四次学术会议

局晚食管癌治疗策略演进--“保器官”之探索

                                                     --中西整合食管癌专委会学术专场

20240430日,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食管癌专委会第十四次学术会议以线上形式隆重召开。中西整合食管癌专委会主委郑玉玲教授、洪流教授,副主委李晶教授、高社干教授、林丽珠教授、蒋士卿教授、张梅教授、秘书长刘怀民教授、全体专委会成员及全国肿瘤一线专家11200余人参加,学术会议由马纯政教授主持。

本次学术会议主讲人为中西医整合食管癌专委会的贾瑞诺教授,贾瑞诺教授为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员、国际姑息治疗专家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中西整合食管癌专委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委员。她先后在日本、美国、香港研修肿瘤内科与姑息医学,在消化道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受邀编写ASCO姑息治疗国际指南,并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Lancet OncologyIF:38.11)发表食管癌治疗研究成果。

贾瑞诺教授在本场报告中以“局晚食管癌治疗策略演进--“保器官”之探索”为题,从地域异质性、病因学防治、手术 VS DCRTDCRT方案之优选、局部病灶残余之补救、局部复发、展望七个方面为各位专家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贾瑞诺教授在报告中讲到,2020年全球食管癌新发高达60.4万例,中国占新发一半以上,其中尤以河南为重灾区。由于肿瘤免疫时代的到来,食管癌局晚期治疗尚存在较大学术争议,根据我国癌症中心的最新数据我国食管癌五年生存率不足30%农村为33.2%,城市则仅有18%且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现阶段我国食管癌诊疗指南主要参考西方国家的NCCN指南,但我国以食管癌鳞癌为主,与西方国家以腺癌为主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临床试验、数据和指南,以指导国内食管癌的诊疗,贾教授及其团队几十年来始终深耕于食管癌基础与临床研究方向。

贾教授强调到不同种类的细菌感染及其相应的局部微生态的失衡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是近年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贾教授及其团队通过不懈努力发现口腔卫生不良与食管癌高发相关,并发现卟啉单胞菌属细菌富集是食管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他进一步发现手术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Pg+)对比Pg-生存有显著差异,但同步放化疗患者Pg+对比Pg-生存没有明显差异。当发现这种现象后,贾瑞诺教授及其团队提出了放射治疗为何消除了pg感染对食管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影响的相关问题,以及提出食管癌-感染性肿瘤-放疗敏感-“保器官的假设。为了验证这些科研问题和科研假设,贾瑞诺教授及其团队通过研究Pg感染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接受放疗或手术的预后影响、放疗对Pg的杀灭或促癌活性遏制作用、放疗期间ESCC患者口腔pg变化等内容发现了放疗对pg的影响。

提及手术和DCRT如何选择以及DCRT方案之优化时,贾瑞诺教授讲到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并往往因为放疗剂量的不同、病理类型的混杂而无法得到统一的标准,为此他们正在进行为期十年的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对比新辅助放化疗加手术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目前关于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方案众多,但各种方案之间并没有优势差别。因此,在不降低疗效的前提下,为了追求更安全可靠、更经济、更方便的方案,贾教授及其团队通过大道至简的思维运用单药卡培他滨DCRT的方案治疗食管鳞癌,发现其具有低毒、经济、简便的优势,易于推广,特别适合中国食管癌患者,大部分可在门诊完成。当提及食管癌局部复发再次根治性治疗策略时,贾教授提出了卡卡研究即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复发食管癌患者二期、单臂临床研究,目前入组患者疗效可,毒副作用低。

最后贾瑞诺教授希望在全国推广Pg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盒及Pg快速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应用。进一步完善抑制Pg的纳米量子碳点及抗菌肽、微针、类器官芯片精准靶点创新药物,并对研发的产品进行参数及工艺优化,进行临床试验及产业化。设计新型多功能纳米载药系统,用于食管癌光热、光动力等联合治疗新策略研发。

在贾瑞诺教授精彩地演讲过后,与会者热情高涨,纷纷对教授所讲表示赞同。马纯政教授此时做出最后总结,他非常感谢贾瑞诺教授为我们带来的学术盛宴,贾教授详细为我们解答了目前食管癌地域异质性、基于口腔微生态的病因学预防与精准治疗、基于临床病理特点的保器官疗法DCRT化疗方案的优化、局部病灶残余的补救、局部复发等问题使我们受益匪浅,获益良多,为我们打开了食管癌DCRT化疗方案选择的新思路。

本次学术会议圆满结束,下期学术会议将在5月下旬开讲,让我们敬请期待下一场学术盛宴的到来。

        刘怀民,孙旭,屈浩然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