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活动总结


“全国肿瘤防治周”是由中国抗癌协会最早发起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防癌抗癌品牌科普活动,每年受到广大公众及患者的关注与响应。至今已经举办29届,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将于2024415-21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抗癌协会消化道息肉及癌前病变专委会致力于提高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筛查和防治,将肿瘤防治关口前移,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次宣传周将进行CACA指南宣讲篇、专家面对面(线上科普答疑篇)、线下义诊等系列活动,旨在提高全国人民对消化道肿瘤防治的水平。本次活动共有全国6家医院、1家抗癌协会专委会、4家会展媒体参与,共计邀请专家8人进行科普宣讲,线上答疑8场,线上观看总人数达7.7万余人次,活动圆满落幕。

2024416日下午在线上召开了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活动(一——CACA指南宣讲。活动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贵英教授担任大会主席,邀请到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钟芸诗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牛文博教授担任会议主持。

在宣讲科普环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贵英教授带来了“常视癌前 肠健有望”为主题的“结直肠癌筛查技术”、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杜奕奇教授带来了无幽无虑 防患胃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胰腺外科主任、普外科副主任刘亮教授带来了“胰腺癌早筛早治的重要性”、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结直肠癌中心主任、上海结直肠肿瘤微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许剑民教授“大肠癌的社区筛查”为主题的“结直肠癌早期筛查进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钟芸诗教授带来了“走近消化内镜:消除恐惧 科学防癌”的科普宣讲议题,五位专家基于CACA指南、着眼老百姓关注的细小问题,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病例、专业的素养诠释了肿瘤防治的重要性,强调肿瘤防治需要从我做起,有效筛查、科学防癌。特别是这次活动设置了线上答疑环节,众多患者及家属积极提问,专家们也是结合问题耐心解答,消除了提问者心中的疑虑。会议持续近2个小时,线上观看人数达3.3万人次。

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活动(二)是专家面对面(线上科普答疑)活动,419日至21日晚7点连续三天进行,共安排了3场科普宣讲活动,分别涉及癌症筛查、流行病学、消化内镜、外科等多个领域,反响良好,活动圆满成功!由3位在专业领域颇具建树的中青年专家和观众在线上进行“面对面”互动。419日,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明鑫教授为我们带来“消化道肿瘤克星——早诊早治”的科普宣讲,420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张建立锋教授的主持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玉贵教授为我们带来“大肠息肉那些事”,42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二科胡旭华教授的主持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时强教授带来的是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内镜诊疗策略”的线上宣讲,为公众面对面科普肿瘤诊治知识。3位专家针对老百姓关注的话题从不同角度通过视频、图片、典型病例等,向广大观众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科普宣讲,并进行了答疑环节。本次直播活动受到业界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累及在线人数达4.4万多人次。

“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活动(三)是线下义诊活动,2024417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许剑民教授与内镜中心副主任钟芸诗教授走进宝山区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以结直肠肿瘤早诊早治为主题的科普宣讲,会后,各位专家还开展了义诊,不少居民拿出病历记录和体检报告,针对各自关心的大肠癌早诊早治的问题咨询两位专家,两位专家均做了耐心的解答,场面热烈。

同时,在2024年全国肿瘤防治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钟芸诗教授受邀参加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旗下《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广东经济科教频道《岭南大医生》联合推出“21CC2024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直播访谈,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的主题进行了专题报告指出胃癌早发现、早治疗才能保证最佳效果,为健康中国助力

 

415照片415总结415视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