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2022)》——血液病转化医学未来展望篇

概述
随着全球范围内CAR-T细胞治疗等新技术不断革新,新靶点治疗及新药物研发迅猛发展,血液肿瘤研究领域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同时,中国血液恶性肿瘤的相关转化研究也不断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并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权威期刊、学术大会上不断奏响“中国之声”。靶向与免疫治疗等诊疗策略持续探索和优化,精准诊疗的发展极大改善了血液病患者的生存。

本文就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各个疾病的转化研究进行展望。

1.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前景

近期《淋巴造血肿瘤WHO分类》第五版、AML国际共识分类(ICC)和欧洲白血病网络(ELN)2022有关AML预后分层均有更新。确立动态预后分层的理念、探索以MRD作为替代终点等也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重要领域。因此,还需进一步强调细化深化AML分子诊断分型,尤其是遗传学检测。同时,深入探索MRD指导临床实践的循证证据以建立AML相关MRD标准化指南。靶向药物与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如何更有效的整合将是AML领域热点话题,同时进一步探索像某些血液肿瘤领域一样可行的无化疗方案,进而真正实现低毒高效的治疗目标也应是AML未来值得关注的重点方向。

2. 多发性骨髓瘤的精准治疗策略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领域在2022年取得了众多新进展,值得关注的要点包括:双特异性抗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MGUS阶段进行骨髓瘤二级阻断的相关研究、针对高危的冒烟型骨髓瘤进行治疗性干预的研究、微小残留病(MRD)检测以及针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非常前线的治疗时机采取的去激素联合治疗方案等。MM患者实现个体化治疗、MRD标化和维持治疗以及新药研究是持续热点话题。只有综合评估患者整体情况,根据细胞遗传学等因素进行个体化分层治疗,制定规范可实施的统一方案,监测MRD检测标准化,不断开展新药研究,才能使MM患者实现更大获益。

3. 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展望

近年来,靶向和免疫治疗在cHL领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在预后不良的早期患者、晚期患者中均取得显著疗效,为cHL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多项研究公布最新研究数据,为各种新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cHL肿瘤微环境独特,为cHL的免疫治疗探索提供了生物学基础,基于PD-1单抗的联合治疗方案取得出色疗效。维布妥昔单抗是一种靶向CD30的抗体药物偶联物,近年来在cHL治疗中的多项研究获得成功,与PD-1单抗的联合为临床带来更多希望。

4. 滤泡淋巴瘤精准治疗新思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FL患者的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提高,CD20单抗联合化疗使90%以上的患者获得缓解,近一半的患者在10年没有进展的情况下仍然存活。但进展期FL患者仍容易出现复发/难治,且复发次数越多,患者总生存情况越差。新药的开发和新药联合方案的应用显著改善了FL患者的预后。目前有关FL治疗的新药研究靶点包括: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抑制剂、表观遗传学调控相关药物、B淋巴细胞瘤-2(Bcl-2)通路等新的靶向治疗抑制剂;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耦联药物及CAR-T细胞疗法等免疫治疗方法。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不同的药物联合方案以及细胞治疗在FL患者中展现出的良好疗效,给FL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5.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展望

近年来CLL治疗领域发展迅猛,新一代的靶向抑制剂及新靶点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CLL患者的治疗选择。然而CLL治疗领域仍有未满足的医疗需求,越来越多的患者在使用BTK抑制剂和维奈克拉时出现疾病进展。需要进一步探索在一线治疗疾病进展后使用第二代BTK抑制剂的信息,包括更长的随访数据以供参考和改善毒性特征。此外,另有研究提示维奈托克/利妥昔单抗更有希望,包括高完全缓解率、uMRD率、限时治疗以及经济成本等。临床试验也显示出非共价BTK抑制剂、PROTAC靶向降解BTK药物、BTK和BCL-2抑制组合以及免疫治疗的前景。

6.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展望

淋巴瘤诊治领域正在迎来快速发展、抗淋巴瘤新药不断涌现的时代。双特异性抗体、CAR-T细胞疗法、小分子靶向药物以及PD-1单抗等各类新药的问世均使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未来可继续探索以个体化精准靶向治疗为基础,联合其他新药如BTK抑制剂、PD-1单抗免疫治疗等的联合治疗方案,针对性的使用相应的靶向治疗使患者迅速获得完全缓解。此外,基于目前CAR-T细胞疗法能带来40%的长期生存率,因此靶向治疗联合CAR-T的治疗方案也有望为DLBCL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改善DLBCL患者临床获益。

总结

综上,靶向、免疫等新型治疗药物在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多种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有望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分子靶向药物改变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根据分子靶点精准医疗的路径引领了当代医学的发展。除此自外,CAR-T、单克隆抗体、免疫检查点疗法等免疫治疗策略的更新升级成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手段。“转化医学”促成血液病前沿研究进入临床应用,促进血液肿瘤整合诊疗及个体化精准医学快速发展,为血液病患者带来福音,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

【主编】

王   欣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编】

金   洁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翼鷟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陈洁平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施菊妹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王立生   北京大学

张宏权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杨   敏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   娅    山东省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