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癌协会2023中西整合胰腺癌指南发布暨内镜学组成立--开启胰腺癌诊疗新篇章

近日,在珠三角肝胆胰疾病整合医学论坛的盛大召开之际,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内镜学组正式宣布成立。该学组汇聚了众多国内顶尖的胰腺癌专家和内镜技术精英,旨在通过整合中西医学优势,推动胰腺癌内镜诊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胰腺癌诊疗领域迈向了新的里程碑,为提升我国胰腺癌诊疗水平注入了新的活力。


樊代明院士在会上对肿瘤新分类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肿瘤可以分为天生、后生和共生三类。天生的肿瘤指的是出生时就携带的肿瘤基因,后生的肿瘤则是由于环境因素的作用,导致肿瘤的发生。共生的肿瘤则是由天生和后生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这种分类方式基于肿瘤的起源和发生机制,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肿瘤的本质,并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颢教授,简介了中西整合胰腺癌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及发展简史。详细解说了《2023年中西整合胰腺癌指南》,在指南中中医药治疗贯穿胰腺癌治疗的始末,在不同阶段都起到了独到的治疗作用。通过中西整合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疗效。希望通过指南的推广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策略,也希望在指南的运用中大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改进,优化指南。


在学组成立大会上,主任委员陈颢教授以及西京医院潘阳林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们强调了内镜技术在胰腺癌诊疗中的重要性,并对学组的成立表示了殷切期望。学组组长张筱茵教授也发表了讲话,她表示将带领学组成员共同努力,为胰腺癌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内镜诊疗服务。

内镜技术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内镜技术,医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胰腺病变情况,进行组织取样、病理检查等操作,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内镜技术还可以用于胰腺癌的微创手术治疗,减少患者的创伤和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中西整合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内镜学组的成立,将为胰腺癌诊疗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学组将充分发挥中西医学的优势,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推动胰腺癌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同时,学组还将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高端交流平台,促进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在胰腺癌内镜诊疗领域的学术进步和人才培养。

此次学组的成立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与会者纷纷表示,通过学组的努力,将有望进一步提升我国胰腺癌诊疗水平,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他们期待学组能够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推动胰腺癌诊疗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