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血液肿瘤是一类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临床表现及预后呈现高度的异质性。现有治疗手段的提高虽使血液肿瘤患者疗效明显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难治复发。近年来,随着二代基因测序等新型技术的大力开展、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预后分层体系的不断细化、新型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应用,血液肿瘤进入精准诊疗的新时代,针对患者实施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缓解率,延长患者生存。
本文总结了2022年度血液肿瘤领域在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分子生物、预后分层、临床诊断、靶向及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展望了未来学科发展的可能方向。
1. 基础研究
未来,在精准诊疗的大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挖掘血液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遗传学特征仍是其基础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有助于寻找更多更好的治疗靶点,为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目前复发难治仍是血液肿瘤临床诊治中的难点,进一步探究疾病复发耐药的机制及克隆演变过程,有助于寻求有效耐药逆转策略。此外,血液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明显受损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积极探索免疫微环境的全景图,可为免疫治疗提供新方向。
2. 治疗方面
血液肿瘤的靶向及免疫治疗在许多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靶向药物单药治疗往往缓解率不高,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也需要进一步改善。因此,未来应积极寻找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之路,探寻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协同化疗药物治疗的最佳联合治疗方案及用药顺序,开展新型靶向与免疫治疗药物临床研究,继续优化造血干细胞移植,并结合MRD探索新药治疗时代有限治疗疗程,最终实现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的目的。
3. 预后判断
新药的应用提高了血液肿瘤的整体疗效。在新药时代,如何进一步区分高危与低危患者,如何更好地预测患者对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对实现精准诊疗、个体化诊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进一步探索预后相关因素,完善并丰富预后分层体系,开展新技术、新方法预测药物治疗反应,是今后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总结
血液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位居肿瘤前列。近年来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领域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为血液肿瘤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但复发难治仍是当前该领域专家们关注的研究难点之一。未来,血液肿瘤精准诊疗体系的全面建立健全,预后分层体系的不断完善丰富,基于传统化疗方案的多治疗手段整合,实现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的精准化联合施治,将为血液肿瘤患者赢得新的生机!
【主编】
纪春岩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邱录贵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李建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王建祥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副主编】
王 迎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安 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叶静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朱华渊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纪 敏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卢 菲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施文瑜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夏 奕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易树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邹德慧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