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2022版)》重磅来袭!

编者按

  自2017年起,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成为中国抗癌协会重要的学科建设使命,以权威性、前瞻性、全局性和突破性而著称。该报告编写和发布工作由中国抗癌协会各专业委员会共同完成,聚焦中国肿瘤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着眼于捕捉全球肿瘤领域最强科技成果,凝聚协会各专业委员会的经验与智慧。

  为更有效地传播学科前沿资讯,高效配置医疗学术资源,协会于2020年建立了学科发展报告专题页,并邀请各专委会的权威专家对报告进行解读,并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传递肿瘤防治前沿思想、丰富学科发展报告内涵。

  这一系列举措旨在明确学科发展前沿和方向,厘清学科发展态势,优化科技资源分配,更广泛、更有效地传播肿瘤知识。这一系列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国抗癌协会集思广益、群英荟萃的理念,受到肿瘤学界的广泛关注,为恶性肿瘤学科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汇聚智慧,全面促进肿瘤学科进步

  中国抗癌协会,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级肿瘤学科学会,最新发布的《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2022)》凝聚了中国抗癌协会近千位专家学者的经验与智慧,堪称集大成之作,权威性足、覆盖面广、创新力强。

  这份《报告》囊括“常见癌种、诊疗手段、基础研究”三大版块,专家学者们依托自身的临床经验,系统剖析最新学术研究进展,汇成庞大的学术合力。此外,《报告》还对中国恶性肿瘤各领域的研究、发展困境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度解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为我国肿瘤学科的未来发展照亮璀璨星途。

  2.跨学科融合,展望未来

  《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2022)》强调了多学科的融合参与以及学科间的交叉合作,贯彻了“MDT to HIM”的整合理念,涵盖精准医疗、免疫治疗、人工智能医疗、多学科协作团队建设以及国产抗肿瘤新药的创新等多个方面,展示了中国医学界的敏锐洞察力、整合全局观和前瞻性思维。《报告》不仅总结了我国肿瘤领域的前沿研究,更勾画出了未来我国肿瘤诊疗的宏伟蓝图,为中国肿瘤学科树立了全新的里程碑,为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3.聚力创新,助力健康中国

  习近平同志领导下的党中央将科技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报告》成为了聚焦中国特色,洞察肿瘤学科发展态势和规律的重要工具。这一报告深度梳理了我国恶性肿瘤学科的发展现状,强调了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不仅能够广泛、有效地传播肿瘤知识,还切实助力健康中国行动的有效实施,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健康事业提供了坚实的辅助。

  4.突破传统,拓展辐射范围

  中国抗癌协会在肿瘤学科领域的积极努力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的持续进展,还体现在信息传播平台的创新和地域扩展。学科发展报告发布平台为肿瘤科学思想的传播开辟了全新的途径,不再受限于传统印刷媒体。

  此平台汇集了各个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每个学科都拥有独立的专题主页,使得知识传播不再受形式桎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以多种线上和线下方式参与,进一步扩大了肿瘤科学思想的受众范围。

  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我国在肿瘤科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也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相契合。通过掌握学科发展态势和规律,明确学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将有助于中国抗癌协会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合理分配,培育具有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支点和突破口,策划科学合理的学科布局,为我国创新学科体系建设贡献群策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