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离胃癌究竟有多远

大多数胃癌是从慢性胃炎进展而来的,从慢性胃炎到肠化生再到胃癌需要一个发展过程: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

肠上皮化生是指在胃黏膜慢性炎症时,本来该长胃黏膜的地方变成了肠的粘膜。

异型增生也叫做上皮内瘤变,是指胃粘膜的线管结构及上皮细胞失去正常的状态而出现异型性改变,组织学上介于良恶性之间,是目前公认最直接的胃癌癌前病变。

其中,有发生胃癌的风险的胃良性疾病,如萎缩性胃炎,被称为癌前疾病。而只有较容易转变为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如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才被称为癌前病变。也就是说,如果萎缩性胃炎合并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才会称之为胃癌前病变,癌变的风险也会明显增加。

总之,胃黏膜萎缩的确被认为是癌变的基础,但它与胃癌中间还隔着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实际上,绝大多数的萎缩性胃炎都并不会发生癌变,只有3%~5%的萎缩性胃炎会发展为胃癌,但是这也是不能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