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的放疗科普

肺癌按病理类型划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癌(NSCLC),两者分别约占肺癌的15%85%。非小细胞肺癌比较“安分”,生长缓慢,喜欢在局部生长,转移扩散相对较晚,恶性程度偏低,总体生存期较长。

如果将非小细胞肺癌比作“小头爸爸”,小细胞肺癌无疑是“大头儿子”。小细胞肺癌虽然体积小,但是生长迅速,爱“乱跑”,容易早期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见的是脑转移;且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从临床表现来看,早期两者没有太大区别,均表现为咳嗽、胸痛、咯血等,但是晚期小细胞肺癌进展迅速,可伴随副瘤综合征,例如上腔静脉综合征、顽固性低钠血症等。

治疗上来说,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差,治疗手段单一,易发生耐药。小细胞肺癌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约60%的患者确诊时处于广泛期,没有手术治疗的机会,生存时间非常短。而且小细胞肺癌不像肺腺癌有明确的驱动基因突变,目前没有特别有效写入指南的靶向药物。然而,小细胞肺癌对化疗与放疗非常敏感,大多数患者接受放化疗后肿瘤会发生显著缩小。所以小细胞肺癌治疗以全身化疗、结合区域放疗为原则。广泛期患者一线化疗方案通常使用伊立替康或者依托泊苷联合铂类(顺铂、卡铂)。

放疗的优点在于能够对病灶进行准确的治疗同时很好的保护病灶邻近的正常组织。那么放疗在小细胞肺癌中如何应用呢?①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治疗中,首选放疗与化疗同时应用,这种疗法被称为“同步放化疗”。②对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及无法耐受同步放化疗的局限期患者,放疗也可以在化疗结束后再应用。③由于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发生率高,为了清除潜在的癌细胞,降低脑转移风险,局限期患者大部分会接受预防性脑部放疗。④此外,放疗可以缓解小细胞肺癌相关症状,如疼痛、呼吸困难等,有利于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⑤对于寡转移灶,也可以进行胸部放疗或转移部位放疗,如脑转移、骨转移等。

放疗同样存在副作用,但由于放疗是局部治疗,造成的副作用较少、较轻。放疗可导致局部放射区域皮肤损伤,出现干燥、瘙痒、红肿等。胸部放疗可能会引起咳嗽、胸闷等,脑部放疗有时会引起头痛、恶心、脱发等。这些副作用通常会在治疗结束后逐渐缓解。

感谢浙江省肿瘤医院徐晓玲主任为专委会提供的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