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意阑珊,群英荟萃话分会。3月2日上午,石家庄市高新区万枫酒店38楼宴会厅内座无虚席,“第十四届燕赵乳腺癌论坛肿瘤患者心理健康分会场” 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来自省内外多名乳腺专家、护理专家、心理干预专家以及河北省癌症康复会的18名康复志愿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针对乳腺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的干预方法。
乳腺癌是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患者从确诊开始,经过短暂的院内治疗,就进入了漫长的康复期。如何从确诊、治疗、康复的各个阶段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焦虑和精神压力,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与会专家依据研究成果及临床经验,多途径、多渠道、多学科地做了阐述。
湖南省肿瘤医院刘晓红教授讲述了乳腺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运用先进的心理评估方法开展干预工作,给予患者各个时期的临床关怀,达到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精神压力和病耻感,让心理治疗这只无形的手帮助患者延长生命的长度,拓宽生命的宽度。
深圳市人民医院健康医学中心主任李永奇教授以全新的视角,多维度的讲解让大家耳目一新,既有传统的医学知识又有前沿的科学理论。如果能量心理自主失衡紊乱,就会使细胞行为异常。因此,要重视肿瘤元生命治疗,从大爱疗法、大善疗法、脑能量场态疗法、运动心身疗法、冥想疗法、深睡眠催眠疗法、情绪疗法等寻找恶性肿瘤治愈之路,探究恶性肿瘤治愈之法。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郑睿敏博士介绍了四种正念干预方法,指出正念癌症康复训练对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焦虑抑郁,降低对复发的恐惧,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幸福感有很大帮助,对减轻躯体症状、改善自我效能、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极佳。
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刘均娥教授通过案例阐述了乳腺癌是可防、可治、可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运用专业性社会支持、家庭内及家庭外社会支持等干预方法,让患者重拾信心,实现社会价值。
整场论坛环节紧凑,气氛热烈。台上大咖的分享精彩绝伦,台下专家的讨论激情澎湃。从确诊时的早期心理关怀,到术前术后的临床心理干预,直至康复期的接力关爱,可谓是一场乳腺癌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的科普盛宴,让参会人员津津乐道,受益匪浅。18名康复志愿者聆听了会议后更是感慨万千,对社会及医护人员重视肿瘤患者心理健康,将肿瘤患者各时期的心理健康纳入到诊断治疗康复的全过程,深感欣慰和愉悦。
会后,河北省癌症康复会副会长李蓉组织大家讨论参会感受和体会。志愿者们积极发言,认为参加这样的会议非常有意义。志愿者们都是接受过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帮助的受益者,疗愈了自己的同时更愿意去帮助他人。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如何帮助病友尽早、尽快走出心理阴霾的思路拓宽了、清晰了,纷纷表示,今后要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培训,提升能力,掌握更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新病友少走弯路,早日康复。志愿者大队长高红说:“我深感我们做康复志愿者的路走对了,我们要将它当成一个事业来做,将爱无止境地传递下去。”
向阳而生,温暖前行。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最美好的生活方式,莫过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奔跑在理想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