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戚瑜
2023年,因缘际会,我读完心内科博士毕业后加入了空军军医大学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樊代明院士团队。可以说这是我人生的一次重要机遇与挑战,机遇在于这里平台很高,资源很多,人才济济,有大师思想引领;挑战在于离开舒适圈,独在异乡,换了专业方向,陌生环境里从零开始。那么,从哪里开始,向哪里学习,敢问路在何方?公元前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就提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哲学问题三连问,跃然浮现眼前。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为什么风景这边独好,因为我们起得早。一段樊院士引用毛主席《清平乐•会昌》的诗,是给我最初也最根深蒂固的印象。这首诗我从小就印象深刻,记得大约是我幼儿园的年纪,家里有本挂历,里面诗配画,当时只道是江西风景独好。当院士一朗诵,又想起自己年少无知之时,不禁内心反思,熟背并非等于理解,就像院士所说一叶障目而非一叶知秋,知识整合,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生之路道阻且长,胸怀宽广,目光远大,不断探索,不断奋斗,坚定信心,永不言败,这样的人生是真正的人生,大美人生将张开双臂拥抱奋斗者。
要说面对新领域,我这小白怎么入门呢?何其幸运,有“《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的帮助。《CACA指南》由樊院士担任主编,13000多位权威专家合智、合能、合力编写,贯彻了整合医学的理念,分为瘤种篇(上篇)、技术篇(下篇),覆盖53个常见瘤种和60项诊疗技术。时值今年初春,冰雪消融、疫情退散、万物复苏之际,樊院士带领《CACA技术指南》丛书的编写团队,开启遍及全国各省市的精读巡讲活动,每周2场,两个主题内容,共介绍60项肿瘤防治技术。在这场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巡讲之中,讲者均是从来自全国各省市三甲医院或院校的知名专家教授中优中选优,其在某项肿瘤防治技术领域的工作全国领先甚至全球领军。教授们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鞭辟入里的讲解“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肿瘤整合防治理念,讲解内容既生动科普又注重纳入前沿学术成果,使得听众容易理解和接收。CACA巡讲活动,不仅内容丰富精彩,举办形式也非常普惠,以一地主办、全网同步直播的形式,面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广大肿瘤患者和患者家属,以及全国各地关心健康事业的人民群众。可以说,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随时随地可以免费观看。如果哪场讲座未能赶上直播,还有回放,犹如不收学费的成人教育,都是教授、院士上课,学习体系完整又系统,学习机会难得又宝贵。可谓是,指南精读遍全国,春风化雨润心田;知识传播无界限,整合医学谱新篇。
“格局很重要,有的人只有胸腔,没有胸怀。”“有的人,沉溺于微观世界,孤芳自赏;有的人,游弋于分子之间,左右逢源。”这两句话也是早交班时樊院士常常教导我们。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哪里呢?季羡林先生曾写文探讨过,先生说,当他还是一个青年大学生的时候,报刊上曾刮起过一阵讨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微风,不过他没有参与,因为觉得这种讨论本身就无意义,无价值,不如实实在在干几件事好。那么怎么干事呢?向樊院士学思想、学做人、学做事,是一项重要的必修课。上个月在天津成功举办的2023年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会议盛况由国内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自不必在此赘句,而我也随团队一起赴天津参会学习,亲身经历并感受到樊院士整合思想的魅力。2023这一年,60项技术精读巡讲,累计收听26亿人次,CACA团队累计行程27万里路,而天津正是这一年行程的终点,同时又是开启世界整合医学之路的起点,为未来肿瘤整合防治打开世界之门。记得我院党小荣院长曾在一次会议上这样评价樊院士和樊院士提出的整合思想:大师气派、大医精诚、大道康庄;医疗大会战、学术大争鸣、育人大课堂。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整合医学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创造性地走出一条适应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康发展之路。鲁迅先生笔下“中国的脊梁”正是樊院士这样的人,这是创世之举。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如果人生真的有意义,那就是对人类发展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肿瘤到底是一种什么病?这是我加入团队之时,常常不知所以的问题。学习CACA指南之后,我想,也许肿瘤就不是单一疾病。肿瘤发病机制的复杂性,肿瘤生长的时空异质性,肿瘤与全身多脏器系统间的关联性等等原因,不能再局限于用传统的抗癌杀癌的思维方式来考虑治疗方案。CACA指南告诉我们,要想肿瘤病人活得长、活得好,既要治好病,更要治好病人,只有医学整合才能给出最优方案。学科交叉,整合发展,凝心聚力,共话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