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5共赴 续写未来
这是对生命的期许与热爱
“5”彩人生 携爱而行
这是对患者的陪伴与坚守
让我们点亮信心
跨越5年生存期,共赴高质量长生存
12月6日,2023“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公益项目在河南郑州举办,满载关爱与希望的“鼓5专线”,如约来到了河南省肿瘤医院病房楼前,一场以“与5共赴 续写未来”为主题的全国巡展在这里落地。
微电影展映、歌舞、独唱、科普讲座、专家义诊……这场由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河南省肿瘤医院、省生命关怀协会、觅健协办的公益项目,汇聚医护人员、肿瘤康复达人和社会各界爱心人生共同组织了精彩节目,为河南的肺癌患者带来了来自社会各界的积极鼓励。
“鼓5专线”大巴车落地河南省肿瘤医院,肺癌患者可以登车参观
“鼓5”人生携爱前行
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黎海亮、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项目合作部副部长刘洋、河南省肿瘤医院工会主席吕丽红、呼吸内科三病区主任王启鸣、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翎、参与支持方代表等嘉宾共同启动“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公益(河南站)活动。
吕丽红在致辞中表示,对于肿瘤患者来说,5年生存率是衡量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当前,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我国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20.0%。肺癌患者的诊疗及生存现状亟需关注。
近年来,我院以建设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致力于多学科诊疗、精准诊断、精准放疗等肿瘤特色诊疗模式,越来越多的患者得益于先进的创新疗法,总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同时,医院开设全省首家肿瘤患者“心理疏导室”,为患者制定个体化心灵关怀方案,培养患者的正向思维习惯,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希望通过本次公益项目河南站的活动,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一起关注、关心身边的肺癌患者及家庭,倡导推行肿瘤治疗康复的正确方向和方法,共筑无癌梦、健康梦、中国梦!
刘洋在致辞中介绍,“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公益项目,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于2017年发起。7年来,开展了百场“5岁”生日会及心理疗愈课程、话剧观演、“时间银行”捐赠计划、“鼓5人生”音乐汇以及真实“鼓5”故事微电影和阿卡贝拉“云合唱”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肺癌患者提供关爱、希望和鼓励,帮助患者度过5年生存期,实现健康长生存。
今年的项目与往年又有所不同,将关爱活动延续了更长时间,延展到更多城市,携手全国更多地方的医生和患者一起来为肺癌患者加油鼓劲。河南郑州是鼓5项目的全国第四站,很高兴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和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的助力下,共同把对肺癌患者的关注、关爱和支持传递下去。
“鼓5”现场,精彩表演传递力量
活动现场,患者及家属共同欣赏了微电影《愿时间不晚》,该电影采访记录了真实的肺癌患者,以不屈精神与病魔抗争的心路历程,他们拼尽全力,浴火重生,积极乐观地跨越一个又一个五年生存期。
观影现场,不少患者感同身受,流下了感动的泪水。随后,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的康复者们会员与来自河南省肿瘤医院的医护人员共同登台,带来了精彩的节目表演。
群舞《我爱你中国》《人间西湖》表演中,他们舞姿曼妙、羽衣蹁跹,一颦一笑,都彰显着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坚毅抗癌的不屈信念。
女声独唱《你家在哪里》的铿锵有力、韵味十足,你很难想到演唱者竟然也是一位康复者,她的深情献唱,让人们感受到了戏曲鼓舞生命的力量。
刚柔并济的《剑与舞》,将舞蹈与武术进行了结合,呈现出力与美、刚与柔的视觉冲击,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伴随着旋律的起伏,现场氛围高潮迭起。
活动现场,在刘翎副会长的带领下,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部分成功迈入“5年”生存期的肿瘤康复者一起,共同庆祝“5岁生日”。
抗癌达人们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手势舞《一起走》,展现了社会关爱力量携手患者坚定前行的深厚情谊,现场掌声热烈,点燃了每一个肺癌患者抗击肿瘤的决心和勇气。
在随后的专家讲座中,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何振、胸外科主任医师巴玉峰、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国伟,分别就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内科治疗、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及EGFR-TKIs耐药后的处置,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加深大家对肺癌诊疗方面知识的了解。
同时,由肿瘤内科、放疗科、胸外科、免疫治疗科、中西医结合科、疼痛康复与姑息治疗科的9位肺癌领域专家组成的“明星阵容”,在医院门诊大厅开展义诊活动,面对面解答患者疑问,传授更多肺癌防治知识,增加患者及家属的抗癌信心。
在阵阵的鼓掌声中,2023年“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项目河南站圆满结束。未来,还将有更多肺癌患者可以借由“鼓5”力量,奋力前行,实现长生存。
肺癌早筛早诊,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提升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要求在不断推动治疗方式规范发展的同时,也要强化肺癌预防和早筛早诊体系,将肺癌防治的重点前移,提升公众的早筛早诊早治的意识。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中明确指出,要推广癌症早诊早治,强化筛查长效机制,完善并推广重点癌症早诊早治指南。针对发病率高、筛查手段和技术方案相对成熟的肺癌等重点癌症,组织完善筛查和早诊早治系列技术指南,并在全国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癌症规范化防治水平,守护人民健康,共建幸福社会。
王启鸣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就肺癌而言,其早期症状隐匿,晚期治疗难度更高,I期肺癌患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80%;IA期甚至能达到90%,手术切除基本意味着治愈。但是越往后,就越有术后复发的可能。”
提升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早筛早诊”势在必行 。
王启鸣补充道:“45岁以上人群应尽早做肺癌筛查;40岁以上的肺癌高危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1次低剂量螺旋CT进行早期筛查。当检查出疑似肺癌时,可通过影像学、活检、分子病理检测等进一步确诊。”
副院长黎海亮表示,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的“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患者关怀活动,温暖陪伴肺癌患者,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肯定。今年,河南省肿瘤医院加入到这一行列中,为患者提供健康科普、疾病诊断等方面支持,帮助他们点燃直面肿瘤、打败病魔的信心,与医护人员一起,奋力前行,度过5年生存期,实现高质量长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