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陆海波:I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要注重胃镜检查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ic Neuroendocrine Tumor, G-NET)不同于胃癌,肿瘤起源于胃的神经内分泌细胞。G-NET由于胃镜的广泛应用而越来越多的被发现和诊断。哈医大肿瘤医院门诊化疗科主任陆海波提醒广大患者,出现消化不良、餐后饱腹感、早饱感、恶心、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要警惕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生,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胃镜检查。

据陆海波主任介绍,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胃部疾病,可分为“A型”和“B型”。与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出现在胃窦的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同,A型即自身免疫性胃炎是一种累及胃泌酸黏膜的非自限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可以导致胃黏膜出现进行性萎缩。部分A型胃炎内镜可伴发增生性息肉,病理诊断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A型胃炎患者胃酸缺乏,反馈性引起胃窦部位的G细胞分泌过多的胃泌素,血中持续升高的胃泌素可促使分布于胃体或胃底的ECL细胞增生,进而瘤变,成为I型G-NET。I型G-NET约占G-NET 70.0%—80.0%。与其他胃肠道NET不同的是,G-NET多为非功能性肿瘤,常表现为腹痛、贫血、上消化道出血等非特异性症状。

据悉,胃镜及病理是G-NET诊断的金标准,核分裂象、免疫组化均为诊断的必要条件。其次,也可进行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维生素B12、甲状腺功能及抗体、血清CgA、胃24小时PH监测等实验室检查。

I型G-NET临床分期通常较早,转移率低。直径小于1 cm的多发G-NET,可选择每年或每半年进行1次胃镜。对于直径1-2 cm的G-NET,可选择内镜下切除,并定期进行复查。对肿瘤浸润固有肌层 (T2) 及以上,或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需积极进行外科手术。

陆海波主任提醒广大患者,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隐匿,患者可多年甚至终生无症状,所以应注重定期体检,尤其是要进行胃镜检查。胃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分级、分型、分期比较复杂,建议出现症状的患者要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

陆海波

哈医大肿瘤医院门诊化疗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             常委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擅长:食管癌,胃癌,十二指肠癌,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肝癌,肝胆管癌,胃肠间质瘤等常见恶性肿瘤以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等消化系统肿瘤的内科诊治,对不明原发灶的转移性恶性肿瘤的诊疗也有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