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卵巢癌高峰论坛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卵巢癌高峰论坛成功召开

由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卵巢癌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卵巢癌高峰论坛”于 2023年12月10日下午在线上召开。

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卵巢癌专委会主委张梅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专委会执行主任李平教授出席并讲话,中西整合卵巢癌专委会全体副主委、常委及委员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中西整合卵巢癌领域顶尖专家,围绕卵巢癌的中西医热点问题进行学术交流。据统计,线上观会人员达8638人次。

会议伊始,由中西整合卵巢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梅教授介绍了参会的专家及会议的议程。她提出,本次会议以“中西整合卵巢癌诊疗最新进展”为主题开展学术报告,在交流中力求中西交融,协作并进,共同提高卵巢癌的诊治水平。

随后由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专委会执行主任李平教授致辞,他表示中西整合是今后肿瘤研究与治疗的重要方向和手段,是有中国特色的肿瘤防治体系。希望专委会能够秉承樊代明理事长倡导“肿瘤防治,赢在整合”的理念,积极推动中西整合卵巢癌的规范化诊治、学科建设、临床协作、科普患教一体化等创新工作模式,为实现健康中国的伟大战略共同奋斗。

学术报告环节首先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师前教授进行《卵巢肿瘤冰冻病理与临床决策》主旨汇报。他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展示临床中卵巢肿瘤鉴别诊断的复杂性,不放弃任何“蛛丝马迹”,反复多次病理检查,最终达到疾病精准诊断。强调应将指南整体性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既要避免指南绝对化,又需循证个体化治疗,从而提升患者预后。广东省中医院肖静教授担任本环节主持,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王颖梅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于爱军教授参与专题讨论。

接着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卢雯平教授进行《卵巢癌的中西医维持治疗附病案举隅》主旨汇报。卢教授介绍了卵巢癌维持治疗的中西整合研究进展,依据卵巢癌病因病机,即三焦膜腠理论”和“癥瘕理论”,提出维持治疗的三项基本原则:辨证论治、调畅三焦气机、清除余毒,结合三个临床病例,展示中西整合诊疗的优势,达到“守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之正,采现代医学精准之华”的目标。本环节由上海市中医医院田建辉教授担任主持,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莹教授、马鞍山市中医院张进科教授参与专题讨论。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尧良清教授进行《IVA期卵巢癌的处理》主旨汇报。尧教授以一例伴有恶性胸腔积液的IVA卵巢癌为例,指出现有卵巢癌术前评分存在局限之处,应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初诊方案,为IVA期卵巢癌争取初次减瘤术的机会。本环节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蓝春燕教授主持,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耀东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朱前勇教授参与专题讨论。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俞超芹程教授作了晚期卵巢癌诊治困境与中西医治疗策略主题汇报。俞超芹教授介绍了复发性卵巢癌的中西整合治疗方案,并阐述卵巢癌常见并发症,如恶性胸腹水、不完全肠梗阻等的通过中西医结合结合取得良好疗效。本环节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敏教授主持,浙江省肿瘤医院张爱琴教授、阜阳市肿瘤医院梁万霞教授参与专题讨论。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周圣涛教授汇报卵巢癌分子分型相关前沿进展及临床应用。周圣涛教授介绍目前已通过组学分析,鉴定出间充质型卵巢癌特异性标志物及富集的免疫细胞群,并展望靶向浆细胞治疗间充质型卵巢癌的前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百荣教授担任本环节主持,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晶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董延磊教授参与专题讨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凤娟教授汇报《“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下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的氧化应激机制与生物动力学机制研究探索。韩凤娟教授“阳化气,阴成形”为理论基础,运用理冲生髓饮开展卵巢癌治疗相关研究,探寻传统理论的现代化诠释。将中医理论与多因子、多通路系统靶向治疗结合,在传承中创新,不断延长卵巢癌患者生存期,并获多项国家级课题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栾红兵教授担任本环节主持,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婷教授、亳州市人民医院刘友如教授参与专题讨论。

最后由大会主席张梅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回顾与总结。本次高峰论坛的召开,为与会者搭建了一个高起点、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中西医专家不断交流碰撞,优势互补,形成共识,为推进中西整合卵巢癌的规范化治疗,加快卵巢癌治疗医学领域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