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文章中我们聊了医保异地报销的政策,那具体应该如何操作呢?
互联网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给了我们很多便利,只需要一部手机,动动手指就能畅行无阻。患者在办理异地就医备案之后,就能在外地直接办理医保报销结算手续,不需要在外地生病住院后,走医保渠道办理报销手续,也不需要两地多次“折返跑”,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完成异地就医备案登记。
从 2016 年起,全国开始实施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目前异地就医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覆盖全国所有省份、所有统筹地区、各类参保人员和主要外出人员。
异地就医费用报销流程可以简单地总结为 “选定点—备案—持卡就医—费用结算”四个步骤,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各个步骤应该如何操作——
患者可以通过国家医保局公众号或微信小程序——“国家异地就医备案”进行查询。先看一下当前参保地和就医地是否都已经开通了相应服务,随后可以选择医疗机构。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都纳入到了异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共覆盖1240家定点医疗机构。除此之外,部分省市的定点零售药店也纳入到了异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中。
在选择好去哪里就医之后,下一步就是异地就医备案。患者可以通过社保局窗口、12333电话和线上渠道等多种方式进行办理。
(1)社保局窗口:
一般需要填写备案原因及就医医院。线下备案的时候患者需要携带身份证、社保卡、异地就医登记表等,亲自前往社保局办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异地转诊需要医院开具转诊证明。急诊也要求临时电话备案,临时在异地急诊,可以自己先垫付医药费,事后带上医院开具的发票及患者身份证件到当地社保局报销。
(2)12333电话:患者拨打电话后,可以按照语音提示进行操作备案。
(3)线上渠道:
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微信小程序或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本次我们以微信小程序为例向大家介绍:
进入小程序后,点击屏幕中间的异地就医备案申请,经过身份验证后即可开始备案。
对于一些病情比较严重或急迫的患者,可能来不及备案。如发生意外急诊就诊时,这时可以先治疗后报销,留好所有的票据和证据,后续再到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进行报销。相关的就诊流程和报销情况也可以在小程序中查询记录。
好了,今天就先说到这里吧,更多的信息大家可以打电话到12333向当地的社保局或医保经办机构进行查询。国家的异地就诊报销政策越来越成熟,大家要保持疾病治疗信心,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