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疫情,目前最有效的方式除了做好防控措施,就是接种新冠疫苗了。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政府也一直在大力宣传和推广民众接种新冠疫苗。疫苗也在各地的疫情中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临床上新冠疫苗通常是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主要包括有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等,主要适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少部分人群在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肌痛、恶心、腹泻、关节痛、咳嗽、寒战、瘙痒、食欲减退、流涕、咽痛、鼻充血等。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不良反应症状都比较轻,往往过几天就恢复了。但是近期有网络谣言称有一些人接种新冠疫苗后患上白血病。那么新冠疫苗接种和白血病二者是否存在联系呢?答案非常明确:至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疫苗接种会导致白血病。
白血病为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等不适症状。
从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来看,与内因和外因都有关,首先患者可能存在着某种先天性的易感素质或者是本身就存在着染色体的畸变或基因突变等异常,这是白血病发生的内因,再加上外界因素的作用,比如说环境污染、病毒感染、电离辐射、化学因素等。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通常不会刺激造血干细胞出现恶性克隆的情况,也不会抑制正常的造血功能。基于我们对白血病发病机制的理解、对过去各种疫苗的研究和新冠疫苗的统计数据都表明,无论我国现阶段使用的还是国外使用的新冠疫苗与白血病的发病并没有因果关系,因此不存在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得白血病的情况。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诊,避免耽误病情。同时建议注意规律作息,均衡营养。可适量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
参考文献:
赵长安.疫苗及其不良反应[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22):1689-1691.